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石光银:造林治沙 深情演绎绿色传奇
——记“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
加入时间:2024-12-1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治沙这件事,石光银从下定决心的那天起,一干就是40多年。他带领乡亲们在环境恶劣的毛乌素沙漠南缘,筑造起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为当地农牧业发展、百姓致富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2021年6月2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颁授勋章,握着他粗糙的手感叹:“这几十年你们太不容易了。”
  
  石光银一生扎根基层、科学规划、造林治沙、建起片片绿洲,深情演绎着属于他自己、更属于时代与社会的绿色传奇。
  
  治沙难 总要有人站出来
  
  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一个小村庄。记忆中的家乡风沙肆虐、土地贫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苦的生活状态让他从小就有植树造林、拔除穷根的梦想。
  
  1968年,石光银当选村里生产队小队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带领全村人栽种树木。3年奋战,1.4万棵成活的树苗打破了沙漠里种不活树的旧观念,也开启了“沙漠变绿洲”的故事。
  
  “身在沙海不治沙,怎能算是真正的共产党员?”1984年,身为党员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允许个人承包治理“五荒地”的号召,毅然辞去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职务,准备承包治沙。随后,他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这使他本人也成为全国农民承包治沙第一人。
  
  舍弃“铁饭碗”,端起“沙饭碗”,质疑声萦绕在石光银的身边。他没有退缩,而是联合7户村民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茫茫沙海。
  
  面对购苗资金严重不足的难题,他带头卖掉了家里维持生计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其他治沙伙伴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银又东借西凑,终于凑够了买苗钱。这一年,承包的3000亩荒沙地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成活率85%以上。
  
  联户承 包治沙首战告捷。
  
  1985年春,陕西省林业厅邀请石光银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介绍治沙经验。他的故事感染着每一位参会代表,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治沙的决心。
  
  从省城回来后,石光银马上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并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口贴出了一张招贤榜:“我叫石光银,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现榜告四方父老,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一概欢迎……”
  
  一时间,不少乡亲主动联系加入了石光银的治沙队伍,一支100多人的治沙队伍就此成立。
  
  与沙斗 魄力与方法都不能少
  
  “狼窝沙”是海子梁荒沙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1986年春季,石光银带着新成立的治沙队,打响了“三战狼窝沙”战斗。
  
  沙漠里环境艰苦,吃的是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棚子,树苗全靠人力一捆捆背进沙窝。那些与沙斗争的日子里,石光银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冲锋在前,迎着大风把一株株树苗栽下。
  
  黄沙并没有因为治沙团队勇于拼搏的心气而有所收敛。1986年冬天,六级以上大风达到10多次,摧毁他们栽种的90%树苗。接着,又干了一个春天,80%的树苗依旧倒在了黄沙的脚下。
  
  两战两败,巨大打击严重挫伤了治沙队伍积极性。石光银意识到,光有魄力可不行,科学方法和技术才是治沙的正确途径。他吸取教训,到当地县林业局找技术员请教,又到横山、榆林等地学习治沙经验。
  
  1988年春,他带着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第三次挺进狼窝沙。这一次,沙障固定住了流动沙丘,在沙障间播撒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又在沙丘间地栽植杨柳树,树苗的成活率均在80%左右。
  
  有了技术的支持,他后续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也得到有效治理。
  
  1998年,通过技术人员实地核查、验算,石光银带头治理的荒地有纯杨树11745亩,乔灌混交林16650亩,沙柳花棒、柠条2.95万亩,活立木积蓄量2.66万余立方米,植被覆盖率达92.5%。
  
  沙地生态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春风吹过这片土地,再也没有过往砂砾飞舞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
  
  沙固定了,人也富了。2002年以来,当地人均占有粮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人均年纯收入上万元。石光银所在的白泥井四大壕村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原定边县海子梁乡被榆林市命名为小康乡。
  
  2000年,石光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还被联合国邀请出席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并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守好林 绿色发展驰而不息
  
  新时代,绿色发展有了新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光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草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尤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他鼓舞极大。
  
  石光银对绿色发展有了新认识:治沙事业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开发利用沙漠资源,向沙漠要效益,是他新的发展思路。
  
  鉴于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低,二次沙化可能性很大,所以,进行低产林改造刻不容缓。
  
  石光银把“优化树种,提升森林品位”作为公司当前治沙造林的中心工作,他带领公司全体员工迅速开展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面积已达5万亩,栽种了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逾百万株,价值2000多万元。
  
  除此之外,石光银和团队还开发利用荒沙,走“公司+农户+基地”、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突出肉牛业、实现产业带动、集体致富奔小康的发展路径。
  
  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10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如今,石光银的孙子石健阳接过了爷爷手里的接力棒,继续书写治沙故事、延续治沙传奇。
  
  “我会当好守林人,守护爷爷、父亲两代人的造林治沙成果,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传承下去,让沙漠绿洲成为乡亲们持续增收的金山银山。”石健阳说。(果叮咚)
  
  
[旅游] 加速把文旅业培养为支柱产业
[工业] 江西永新:废弃矿山变了样
[农业] 小渔村做好海文章
[农业] 新华时评:千方百计鼓起亿万农民
[农业]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擦亮兴村富民
[林业] 开发森林食物充盈大国粮仓
[旅游] 县域游如何接住银发流量
[农业] 湖南东安发展大棚经济致富村民
陕西安康在青山绿水间绘就安居乐
加速绘就吉林冰雪经济壮美新画卷
两山转化这道必答题 安顺这样解
以百千万工程为谱 奏响乡村振兴
从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
以旧换新促消费持续回暖
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
以旧换新:换出消费新活力 换出
让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成为新食尚
废旧家电去哪了 正规企业吃不饱
从大熊猫读懂美丽中国生态保护故事
长春:打造璀璨夜景 映照出城市的繁华
贵州遵义:绘制和美乡村新图景
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让城市更有韧性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