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湖北竹溪:林长制+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
加入时间:2025-11-14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  
 

    近年来,湖北省竹溪县以林长制为统领,积极创新“林长制+”“林长+”等工作机制,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使森林资源真正成为惠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大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林长制+文农森旅:生态与经济双赢

    竹溪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林长制+文农森旅”深度融合,释放出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截至2025年8月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396.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42亿元。

    这一成绩得益于林长制引领下的全域旅游战略实施。竹溪推进以武陵不夜城、东门街、夯土小镇等为重点的文旅融合项目。其中,武陵不夜城作为国内首个沉浸式戏曲文旅街区。自开街以来,游客量已突破2100万人次,成为竹溪文旅新名片。

    各国有林场也根据自身特色发展森林旅游。九里岗林场建成800亩茶园,配套采茶步道、生态停车场,打造林旅结合的特色林场。岱王沟林场围绕旅游公路和核心景区开展生态修复,覆土绿化2万平方米,栽植景观树木4000余株。天池垭林场打造了全市唯一的森林防火主题教育公园,成为市民游憩和学习的“室外课堂”。

    林长制+两山转化:青山变金山的实践

    竹溪通过林长制探索多元化的“两山”转化路径。截至目前,建成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各类林产品采集量达22.66万吨,实现综合产值76.5亿元,预计全年综合产值有望突破82亿元。

    竹溪林下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全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达86.6万亩,形成林药、林蜂等产业集群,带动1.2万农户增收。源茂林场发展林下名贵中药材600余亩,年产值超200万元,带动林农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八卦山林场与企业合作,采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林中种植了70万株石斛。双竹林场建设2000亩林下经济产业园,扩大天麻种植200余亩,带动参与林农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竹溪县积极实践“国有林场+集体”融合模式,以国有林场的资金技术优势,整合村集体与农户的林地资源,通过规模经营持续放大“两山”转化效益。目前,兵营镇、双竹及八卦山等林场已流转托管集体山林8万余亩;双竹林场更依托国家级改革试点,将森林资源打造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林长制+智慧管理:科技赋能森林守护

    竹溪将现代科技全面融入林长制工作,构建“空天地人”一体化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

    全县以智慧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为核心,高效使用“护林通”app,实现资源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护林员通过北斗巡护终端记录工作状态,监管员实时跟踪巡护工作,大幅提升巡林效率。双竹、八卦山、十八里长峡等地建成森林防火综合示范项目,安装60多个摄像头,建设8个微型气象站、10个高点视频监控子系统。全县在8个国有林场配备20余架无人机,开启空地结合的智能化巡护新模式。

    竹溪县已构建起“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地面有摩托、林区有监控、高山有瞭望”的“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网络。该体系实现了森林防火、火源监测与报警推送的“一网通”管理,以科技力量织就森林“防火网”,推动森林防火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林长+:多维联动构建保护网络

    竹溪创新建立“林长+”多维联动机制,形成森林资源保护合力。

    “林长+河长”互联协作,推进“巡林时巡河,巡河时巡林”,联合解决突出问题,实现“河湖安澜,山川秀美”。“林长+警长”和“林长+检察长”机制强化林业执法威慑力,建立生态警务室,落实“两长”联动工作机制。全县将430余万亩森林资源划分为28个网格、307个管护片区,明确各级林长、护林员责任区域。以586名三级林长、2800名生态护林员、153名管护员为主体,建成严格的管护体系。

    林长制考核纳入乡镇(局场)年度综合考核,结果与乡镇排名、干部提拔、绩效评价等挂钩。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部门协同,今年已召开涉及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联席会议2次,有效解决问题7个。

    竹溪的山林间,防火阻隔带蜿蜒向前,林下药材茁壮成长,智慧监控设备有序运转。“林长制+”的多元实践,让竹溪的绿水青山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元共赢。展望未来,竹溪将继续深化林长制改革,拓展“两山”转化路径,让这片绿色家园更加富饶美丽。

 

[农业] 让更多西藏特色产品走出高原
[林业] 四川南充全力打造天府森林四库丘
[林业] 湖北竹溪:林长制+开辟绿色发展
[旅游] 北京携手内蒙古 让好风景变好丰
[农业] 技术创新驱动 中国农机迈向智能
[旅游] 风物旅行或成入境游新支点
[工业] 共筑产业合作新生态 赋能汽车产
[工业] 我国低碳冶金技术迈入世界第一方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免密支付莫跟消费者玩捉迷藏
田间秸秆成山 电厂为何还喊饿
公文岂能东拼西凑
光明时评: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
看旧品新话老街
奋进十五五 共同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城市更新 老钢都也能很宜居
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不能单村独斗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