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田间秸秆成山 电厂为何还喊饿
看滑县如何破局
加入时间:2025-11-14  来源:中国环境报  
 
  笔者日前在工作中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一边是大量秸秆堆放在田埂、水渠边,另一边,生物质电厂却面临“吃不饱”的问题,难以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这背后的原因何在?
  
  素有“中国小麦第一县”之称的河南省滑县,每年秸秆产量稳定在200万吨以上。每年“三夏”“秋收”时节,各级政府部门都将秸秆禁烧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实行网格化管理,不间断巡查值守。
  
  为了解决秸秆资源化问题,当地上马了一家生物质能源发电企业,年均消耗秸秆等生物质35万吨,年上网电量约2.3亿千瓦时。根据秸秆运输经济半径,生物质电厂的上马应该可以大大缓解秸秆禁烧的压力。但令人费解的是,生物质能源企业却常常面临“吃不饱”的困境。
  
  笔者调研发现,背后原因还是卡在了秸秆收储上。受农时影响,当地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的收购、打包、离田时间短,而且机械化的收割打包设备配套不足。相关企业的秸秆收储点分布不太合理,加之秸秆收储市场化运作链条不完善,在便民方面还有不足,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此外,企业与乡镇政府的秸秆回收战略合作不成熟,导致乡镇的积极性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秸秆回收效果。
  
  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真正要把好事做好,还须共同整合资源。对生物质能源企业来说,必须把收储问题解决好,拉长秸秆收储运的链条,生产之前多调研,和农民多沟通,看农民欢迎哪种收储方式,然后从自身做起,多为农民着想。
  
  当然,秸秆由于自身的物理特性,密度小、体积大、分布松散,存储受场地及季节性影响大,这些问题都应该在预案里有明确的解决办法。今年秋收季节阴雨连绵,农民收秋受到很大影响,更给秸秆收储带来不便。面对这一困境,滑县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径。今年以来,滑县就重点支持了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建设、秸秆离田、农机具购置、秸秆饲料化项目。
  
  田间堆积如山的秸秆与生物质电厂“吃不饱”之间的矛盾,折射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之路仍充满挑战。在滑县的探索中,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要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培育壮大秸秆收储企业,加快构建农作物秸秆收储、加工、利用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让秸秆真正成为有价值的资源。(睢晓康)
  
  
[农业] 让更多西藏特色产品走出高原
[林业] 四川南充全力打造天府森林四库丘
[林业] 湖北竹溪:林长制+开辟绿色发展
[旅游] 北京携手内蒙古 让好风景变好丰
[农业] 技术创新驱动 中国农机迈向智能
[旅游] 风物旅行或成入境游新支点
[工业] 共筑产业合作新生态 赋能汽车产
[工业] 我国低碳冶金技术迈入世界第一方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免密支付莫跟消费者玩捉迷藏
田间秸秆成山 电厂为何还喊饿
公文岂能东拼西凑
光明时评: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
看旧品新话老街
奋进十五五 共同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城市更新 老钢都也能很宜居
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不能单村独斗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