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加快实现绿色生态低碳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
加入时间:2023-03-09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黄承梁
 

两会关注|中国社科院黄承梁:加快实现绿色生态低碳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在我们基本完成包括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内的三大攻坚战历史任务基础上,特别是完成治理传统生态环境问题所必须直面的水、大气、土壤三大攻坚战基础上,着眼党的二十大确立的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宏大的历史课题,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就必须正视影响和制约生态文明建设大发展的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的创新难题,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心逐步转向更加注重创新引领,更加注重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轨道上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在更高水平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这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新的里程碑,进入新阶段新视野新征程。

  近年来,一些地方、行业部门以“环保”“生态文明”名义限产、限电,甚至关停企业、强迫搬迁,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双碳”目标确定后,一些地方由于盲目、不顾实际的减碳行为,“一刀切”式限制甚至关停煤矿生产,引发煤炭市场供应紧张,继而引发煤炭等大宗商品供需失衡,价格飙涨,影响了经济正常发展。类似这些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的“一刀切”行为,既抹黑了党和国家形象,把长期问题短期化,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危害,也影响到一些民生工程领域。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深层次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我们没有在绿色技术创新中实现重大突破,没有在绿色关键核心技术、一些“卡脖子”难题上实现创新,没有实现好新旧动能转换,没有解决好先立后破的问题。因此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选择用被动式、机械式的“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一关了之”的办法消极应对。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站在历史新征程上,巨大的时代性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着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换言之,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是一场事关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价值理念、制度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全地域绿色转型的“绿色革命”。要把推动绿色发展既作为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又要使之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考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不仅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从根本来说,还要在形成支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上下真功夫、下大力气,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双重逻辑中统筹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建成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与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有历史的维度,又有时代的高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保护的翻版,也不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续集。基于此,必须持续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度、广度和高度的学习理解、研究宣传和系统阐释。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社会崭新的文明形态,既要发展和完备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理应有体现生态文明水平的更高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总遵循,从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看,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求把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置于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视野下,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经济性、成长性和未来性。这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质所在。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在人类历史发展总过程中,更高、更进步的社会形态总是拥有更为发达和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系列重要论述,要善于从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交融互动中全面认识生态文明的本质,更加善于由资源驱动、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把工作的重点、主要精力转移到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上,从而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

  多管齐下,加快实现绿色生态低碳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

  完善体制机制,创造创新型舆论环境。从政府决策引领看,要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更好推动全社会形成以创新思维建设生态文明,进行重大能源革命,培育绿色产业的氛围、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从高等科研院所、企业建设生态文明视角看,科研工作要避免过多“坐而论道”,重心还是要放在解决创新动力不足问题上,解决好真本领够不够强的问题。必须瞄准事关我国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和国家生态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所强调指出:“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构建绿色生态低碳现代产业体系。从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视角看,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后,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双进程,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这或将从根本上解决好“先立”和“后破”之间的实际矛盾,最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科学技术和绿色生态低碳现代产业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推动力,以点带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

[农业] 草原添绿意 牧民增收益
[农业] 今年各地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
[农业]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快建立
[农业] 乡村环境美 乡亲日子新
[林业] 林下淘金 巧吃生态饭
[林业] 聚焦林草资源管理和三北工程攻坚
[旅游] 五一旅游市场前瞻:小城游再升温
[农业] 如何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生态成产业 青山变金山
绿美+ 让云南保山走上发展新路
福建:提升创新活力 守护绿水青
智慧千里眼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绿色屏障 收获金山银山
10000套住房将以旧换新 这
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湖南芷江侗乡
财政助推设备更新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如何焕出消费新活力
绘就水清岸绿的城市画卷
西藏那曲市挖掘非遗新资源 促进农牧民
山西平定兴产业治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浙江以增值化理念打造美丽海湾
河南封丘:特色产业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