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农业

 
绿色治理使吉林46万亩盐碱地变良田
加入时间:2022-12-26  来源:新华社  
 

  吉林西部地区有盐碱地上千万亩。贫瘠的盐碱地曾因粮食低产让吉林西部农民头疼,一度制约地方农业、生态、民生等发展。
  
  近10年来,吉林着力盘活水资源这一关键要素,在白城、松原等地探索河湖连通、以水改土、科技赋能、引资奖补等绿色治理措施,让一度生态恶化的西部重现水草丰美、候鸟翔集的生态底色,实现新增耕地46.62万亩,粮食产能增加上亿斤,持续打造西部水稻和冬捕水产两块金字招牌。
  
  吉林盐碱滩又迎粮产丰年
  
  一个月前,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莫莫格湿地送走年度最后一批候鸟——这里是全球现存90%的白鹤等涉禽往来于西伯利亚与大洋洲的必经驿站。

这是2022年7月16日拍摄的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大屯镇英台村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帆摄

  在生态恶化的10余年前,白鹤曾绕飞此地。如今,这里已是湖泡纵横、稻田连片。“地越来越好,米越卖越好。”镇赉庆江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孟庆江说。连日来,一辆辆货车从合作社所在的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乡元宝吐村驶出,车上载着11月上市的蟹稻共养田新米,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吉林西部又迎粮产丰年。镇赉是土地盐碱化最重县域,全县半数以上耕地为盐碱地,在“以稻治碱、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绿色治理接力下,这座种稻历史不足40年的县城如今已连续5年夺得全省水稻总产量第一县。
  
  “改良之后,盐碱地真的成了高产田!”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套浩太乡腰围子村,种粮大户朱洪德的稻田今年每亩产量1200多斤,创造了他自2016年改良盐碱地以来的单产纪录。这几年在专家指导下,从土地整理到灌水洗盐、施肥、选择耐盐碱品种,朱洪德的稻田产量和大米品质逐年提高。“每亩稻田比普通水稻增收上千元。”他说。
  
  据测算,全国15亿亩盐碱地中有超1亿亩具有可开发利用潜力。在吉林,盐碱地具体分布在西部的白城、松原、双辽、农安等地。2012年以来,吉林西部地区整治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实现新增耕地46.62万亩。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相关数据,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消耗70万吨口粮。按此计算,这46.62万亩耕地每年产生的5亿多斤粮食,大约可满足一个千万人口城市两个月的口粮需求。
  
  产粮大省吉林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2021年,吉林粮食产量首次迈上800亿斤台阶。今年,吉林启动“千亿斤粮食”工程,计划到2030年粮食综合能力达1000亿斤。吉林农业干部表示,吉林西部盐碱地的持续绿色治理增强了吉林8年内200亿斤粮食增量的底气。
  
  盘活水资源重现生态底色
  
  吉林西部历史上人均耕地、草原、水域面积曾领跑全省,但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土地资源取予失衡、林草资源缺乏保护、土地沙化、盐碱化速度递增,成为“候鸟绕飞区”。当时,松原查干湖面积从几百平方公里“缩水”至几十平方公里,守着湖边过日子的居民为了生计,无奈把河道内的水盛出来,熬盐、熬碱卖钱。
  
  盐碱地主要划分为苏打盐碱地、滨海盐碱地、内陆盐碱地等类型,如今吉林西部就是苏打盐碱地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吉林省大安市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王长志介绍,苏打盐碱地的土壤高碱化度决定了其治理难度大。
  
  谈及治理成本,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淼认为,选对了方案,治理成本就不会高,何况治理盐碱地算的是事关农业、生态、民生永续发展的大账。
  
  在旱涝常伴的吉林西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确定“以稻治碱”路径,但长期受制于旱期无水可用、汛期余水难存的先天不足。
  
  治理盐碱地,关键在水利设施的完善。吉林西部近年来启动河湖连通等重大水利工程,依托自然水系和兴修水利,以提水、引水、分水将松花江最大支流嫩江以及洮儿河、霍林河的富余水资源存蓄到天然湖泡和湿地。通过江河互济水网体系,使湿地、草原、森林等持续恢复,也为“以稻治碱”提供了基础保障。
  
  记者今年夏天在松原市前郭县套浩太乡查干吐莫村了解到,当地去年新建的泵站为周边上万亩稻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该泵站来自覆盖前郭、乾安、大安等3个盐碱县域的松原灌区工程。经过7年多建设,这项工程的12个泵站已有9个建成使用,可就近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态涵养需要。
  
  目前,吉林以构建“两纵四横”全域水网为核心,系统谋划中西部供水、“引嫩入白”扩建、大安灌区二期、扶余骏平灌区等水利骨干工程。吉林省水利厅副厅长刘志新表示,这些工程将进一步优化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完善干支渠输水体系,切实为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水源保障。
  
  今年,吉林省出台《关于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建立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技术完备、生态安全的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实现新增耕地166万亩;到2035年,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实现新增耕地365万亩。为确保新增耕地灌溉水源充足,吉林未来每年还要新增3.2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量。绿水盘活,盐碱地“喝饱”,也为科研进驻、资本引入、产业融合注入了信心。
  
  鱼米双飘香源自绿色引擎
  
  “风好光好风光好,鱼香米香鱼米乡”是吉林西部今年夏天出现的形象宣传标语,折射出当地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擎下推进盐碱地治理、做大水稻水产业态、建设清洁能源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的综合进程。
  
  为了“藏粮于技”,近年来,吉林西部持续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把盐碱地平整成一个个可开发利用的土地田块。全国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相继扎根这里,采取工程、物理、农艺、生物等技术措施,在整理后的土地上开展土壤改良,消除土壤障碍因素、改善理化性状,建立土壤耕层,创造作物生长条件。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通过添加改良剂、增施有机肥以及选育耐盐碱地水稻品种等实施配套栽培技术,形成了“良田+良种+良法”的盐碱地高效治理和综合利用模式。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包青春介绍,近年来,吉林先后选育审定通过了一批优质耐盐碱品种,包括5个玉米品种、9个水稻品种、14个大豆品种,为开发利用盐碱地奠定基础。
  
  年初,大安市新平安镇长明村等3个村屯的老旧房屋拆除后实现新增盐碱耕地900多亩,大安市将这部分耕地指标交易收益的一部分作为奖补资金给予社会投资方,由公司对新增耕地进行土地平整,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并进行土壤改良,实现新增耕地当年种出水稻。
  
  近年来,随着吉林西部的生态新变,一批外埠企业也纷纷来此投资。在企业眼中,吉林西部位置“不偏”,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份接合带,有着区位优势、有投资价值。
  
  正值数九寒天,吉林西部也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冬捕季”。
  
  冬捕,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原始渔猎活动。自2002年松原举办首届冬捕节以来,查干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冰湖腾鱼”的盛景并非松原查干湖独有,大安嫩江湾、镇赉哈尔淖、洮南四海泡以及无数泡沼冬捕点位在冬至过后春节之前陆续“上线”,并结合美食、民宿、冰雕等文旅产品吸引游客。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的哈尔淖冬捕(无人机照片,2021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发(潘晟昱摄)
  
  得益于对盐碱地的绿色治理,如今的吉林西部已成为我国湖泊密度名列前茅的区域,可养鱼水面面积超20万公顷,在凛冬时节形成蔚为壮观的“冬捕经济带”。(记者:王昊飞、薛钦峰、王帆)
  
  

[林业] 河北出台意见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
[林业] 共同富裕 山区林区如何破题
[工业] 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农业] 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 促进牧民增
[工业] 交通运输领域将靠哪些手段实现目
[林业] 内蒙古印发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规
[农业] 一所对一县支撑海南热带农业可持
[旅游] 海南保亭发展旅游康养特色产业
警民共护绿水青山大美生态
山水添绿 产业生金
水域生态修复成效显著绘就绿水青
绿水青山有价 保护发展双赢
重庆绘就青山绿水生态画卷
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出炉
让旧商品回收循环利用更畅通
新一轮以旧换新或加速汽车行业重
淘汰的大件家具该如何处理
建议充分利用废弃矿山 传播地质
尽享世纪公园城市绿肺之美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厚植美丽中国建设绿
以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赋能美丽中国建设
奋力谱写美丽上海建设的新篇章
为美丽中国建设交出生态更优的甘肃答卷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