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旅游

 
走进乡土中国:秋游乡村赏丰
加入时间:2023-09-2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到乡村去!”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出游的首选。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日益红火,并助力乡村成为宜居、宜游、宜业之地,吸引更多“新农人”走进乡村、建设乡村、扎根乡村。本版从即日起推出“走进乡土中国”专栏,报道各地乡村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和生动故事,展现和美乡村新貌。
  
  秋光正好,大地变得五彩斑斓。乡村里,千里沃野,稻果飘香,“丰”光无限,一派喜人景象。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多地将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打造不同业态的消费场景,推动文化、消费、旅游等在乡村深度融合。许多游客已将秋游乡村纳入出游计划,看美景、品文化、“听”当地的丰收故事。
  
  节庆活动新亮点
  
  创立至今,中国农民丰收节已成为国内重要的节庆之一。每年,各地举办的庆祝活动不仅是当地展示农业发展成果的平台,也为游客在当地的“吃住行游购娱”提供“指南”。
  
  9月23日,农历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将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总体活动安排为“1+9”,即1场群众庆祝丰收联欢活动和9项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享丰收·和美乡村游惠民月”活动;重庆市将在大足区、璧山区、丰都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行4场主场活动,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农耕文化体验、庆丰收文艺表演、农耕技艺展示展演等活动;广东省广州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系列活动将延续到中秋国庆节假期,从化区还推出“闻稻香庆丰收线”“尝秋实品滋味线”两条精品旅游线路。
  
  上海游客果俊计划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前往安徽省宣城市,“一是为了去感受丰收节的热闹氛围,二是想去敬亭山看看”。
  
  据介绍,安徽“和美乡村游惠民月”活动已于9月8日启动,共推出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果俊即将前往的敬亭山,正是其中一条线路“皖南川藏线”中的点位。全长约120公里的“皖南川藏线”,沿途山高峡深,风景奇秀,曾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称号,还是首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近年来,“皖南川藏线”名声越传越远,慕名前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沿线乡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其中,宁国段已形成3个乡村旅游集聚区,共有农家乐300余家。
  
  喜看农业新成就
  
  眼下,吉林省的乡村大地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朝鲜族民俗村里稻香怡人。这丰收的景象不仅让农民舒心,也引来了大批游客。在这里,游客可以乘坐小火车穿越稻田,可以体验农耕乐趣,也可以捧着“光东村”咖啡在露营地前拍照打卡。入夜,还可选择入住有着朝鲜族特色的民宿。
  
  光东村出产的稻米质量上乘,曾是皇家贡米。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稻米却销路不佳。后来,村民尝试着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并成立合作社,发展有机稻米,推行“稻田养蟹”“鸭稻共生”。水稻品质上去了,销路逐渐打开。近年来,光东村依托农业、生态、环境等综合优势,创新运用众包、众筹、共享等形式,抓住东西部协作帮扶的有利契机,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宣传推广和龙大米,大幅提高农民收益。去年,光东村专业农场有机大米产量达2000吨,实现产值2300万元。
  
  来光东村看稻田、买稻米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光东村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开办特色民宿等,有些村民还当起给游客表演朝鲜族舞蹈的演员,增加收入。目前,光东村已形成“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民宿”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2015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22万元。
  
  近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2023“吉林‘驾’期·畅游金秋”文旅主题活动,方便广大游客更好地体验吉林秋季独特的旅游资源,其中就包括“乡村节”“丰收节”“采摘节”等文旅节事活动。“看丰收”已成为农业大省吉林秋季旅游的一大看点。
  
  和美乡村新气象
  
  “门前有绿水,屋后是青山。一年乐不断,四季瓜果鲜。山花拍手笑,麦浪舞翩跹。德润新乡野,情暖桃花源……”自从听了这首《和美乡村》之后,王德全总会忍不住哼唱。这是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歌。
  
  “听着优美的旋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乡村看一看。”王德全介绍,读大学之前,他从没离开过家乡,那是一个地处苏北的村庄。尽管已经在北京生活了近30年,他的心底始终难忘乡村生活。近几年,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只要出门旅游,王德全都会选择去乡村。北京、河北、山西、上海、安徽、浙江……王德全已走过很多地方的乡村。“十年前,那些村庄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大变样’,这几年,几个月就大变样喽!”王德全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如今,不仅乡村焕然一新,村民的面貌也“精神”多了。这个国庆假期,他计划来一次陕西乡村之旅。
  
  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变了乡村,也改变了乡村里的人。在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三胜村一家民宿里工作的杨阿姨是本村村民,她亲眼看着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里民宿、农家乐也越开越多,村民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了。
  
  
[林业] 开展科学管护 提升林木质量
[工业] 如何走出一条吉林特色新型工业化
[工业] 老工业区变身幸福家园
[林业] 湖南麻阳:两联两严两共合力治林
[林业]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稳步推进
[工业] 黑色煤炭助力解决白色污染
[农业] 推动绿色农业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旅游] 智能化成旅游业新风口
绿色信贷助力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富武陵
遍地流沙变身黄河公园
绿色引擎激活发展新动力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延边州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节水产业大有可为
截至目前 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为海洋减塑 助百姓增收
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助力美丽中国
变城中村为城中景
贵州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