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视野

 
洋垃圾祸害发展中国家 多国开始采取行动
加入时间:2022-11-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英国天空新闻频道近日报道,英国议会官方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英国产生的250多万吨塑料垃圾中,约60%都被非法出口。土耳其是这些垃圾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由来已久

  据英国《卫报》报道,土耳其近年来接收了大量来自欧盟和英国的垃圾。2021年,欧盟对土耳其的塑料垃圾出口量从2017年的约3.9万吨猛增至45万吨,涨幅高达1200%。

  10月14日是第五个国际电子垃圾日。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专家凯斯·巴尔德说:“在欧洲范围,电子废弃品回收利用率达到50%至55%。但在低收入国家,我们估计只有不到5%,有时甚至低于1%。”与此同时,每年数以千吨计的电子垃圾从发达国家运到发展中国家,加重后者的回收压力。

  发达国家垃圾出口问题由来已久。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杂志曾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美国2016年制造的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一成被回收,海量垃圾被运往发展中国家,这一做法已持续30年之久。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出口垃圾的“重灾区”。据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东南亚分部统计,东盟国家2018年的废塑料进口量相较2016年增长了171%,总量由83万吨上升到226万吨。

  非洲国家也深受其害。据美媒报道,2020年美国与肯尼亚开始贸易协议谈判,美方提出投资肯尼亚垃圾回收处理产业,要求肯尼亚放松对塑料制品生产消费和跨境贸易的限制,即事实上允许美国把塑料垃圾出口至肯尼亚。

当地时间2019年5月28日,马来西亚巴生港,装有“洋垃圾”的集装箱。图/ic photo

  屡禁不止


  为阻止危险废物流向发展中国家,早在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通过了《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目前已有190个缔约国。除了危险废物,《巴塞尔公约》也将塑料废物、生活垃圾与电子废物等纳入管控框架。

  分析人士指出,从全球范围看,垃圾出口问题面临“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尴尬——垃圾出口国很快就能够找到替代国。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垃圾的根源,在于处理成本的‘剪刀差’。发达国家有降低垃圾处理成本的需求,造成垃圾非法出口屡禁不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区域废物管理室主任董庆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发展中国家受制于自身发展水平,环保设施尤其是废物资源化利用处置设施不健全,相关技术与知识储备欠缺,如使用不恰当的废物处理方式,会对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董庆银还指出,不同国家进出口监管存在不同机制,由于海关执法漏洞等原因,进口固体废物常常通过伪造商品名目流入发展中国家。

  亟需约束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固体废物进口国。2017年,中国明确提出分批次逐渐禁止各类洋垃圾进口,并于2021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实现进口“洋垃圾”清零的目标。在中国的积极示范下,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开始采取行动,对内打击相关产业、对外限制垃圾进口。

  长期来看,要解决垃圾出口问题,发达国家要承担相应责任。董庆银指出,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转移或资金支持,协助发展中国家建立高标准的废物处置设施;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需要承担自身废物处置的责任,推进环保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目前,国际上也在快速推进有关废物管理的国际性文书谈判进程,有望建立更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董庆银说。


[农业] 乡村环境美 乡亲日子新
[林业] 林下淘金 巧吃生态饭
[林业] 聚焦林草资源管理和三北工程攻坚
[旅游] 五一旅游市场前瞻:小城游再升温
[农业] 如何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林业] 我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
[农业]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让闲置土地活
[林业] 到2030年河北三北工程区森林
生态成产业 青山变金山
绿美+ 让云南保山走上发展新路
福建:提升创新活力 守护绿水青
智慧千里眼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绿色屏障 收获金山银山
财政助推设备更新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如何焕出消费新活力
哪些能换 旧的如何回收 甘肃推
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加快完善再生资
年轻人追捧二手商品 市场潜力超
西藏那曲市挖掘非遗新资源 促进农牧民
山西平定兴产业治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浙江以增值化理念打造美丽海湾
河南封丘:特色产业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
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