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视野

 
中国着力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加入时间:2024-09-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推动形成能源绿色消费新模式、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取得的积极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自身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为共同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基于对能源转型与能源可及性关系的深刻理解,中国致力于以自身发展带动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作出不懈努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的目标七强调要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全球仍有超过6亿人尚未用上电,20多亿人依靠不安全和污染性燃料进行烹饪。降低能源成本是解决不发达国家能源贫困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能源转型会带来能源供给的成本变化,特别是在转型初期供给成本会居高不下。面对这一矛盾,中国利用自身的大市场优势,大力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带动全球新能源市场成本下降,破解了能源转型与能源可及性的矛盾,实现了转型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全球能源可及性作出了实质性贡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贡献。
  
  基于对能源转型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深刻理解,中国通过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突出贡献。气候变化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能源转型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经过十年的能源转型实践,2023年,中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26.4%,较2013年提高10.9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9.7%,比201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左右。与此同时,中国注重维护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助力其他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积极作为。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合作,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一大批标志性新能源项目接连建成投产,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应有贡献。
  
  基于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关系的深刻理解,中国致力于全球传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奠定技术基础、营造良好氛围。面对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与大国博弈中能源政治化、武器化和阵营化带来的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中国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小院高墙”,致力于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基于对传统能源在现代能源体系中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的深刻认识,中国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能源市场,实现了保障全球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绿色转型、维护能源市场秩序的三位一体、互为支撑。
  
  基于对能源科技自立自强与国际合作关系的深刻理解,中国高度重视能源转型中的全球技术合作,助力进一步增强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中国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强能源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加快建立了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重大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四位一体”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已拥有较为完整的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立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深刻认识到推动能源科技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随着能源进一步转型和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亟须围绕不同应用场景对爬坡速率、容量、长时间尺度调节及经济性、安全性的需求,探索应用新型储能乃至氢能技术,增强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不断提升能源系统安全运行和抵御风险能力。当今世界,新型储能、氢能等领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中国在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中的积极探索,无疑将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强化全球技术合作,提升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中国能源转型受益于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正因如此,中国积极做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贡献者,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与各国共谋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贡献中国力量。中国还与世界各国致力于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再次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妄图给中国扣上“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严重冲击世界市场”的帽子。这一论调滥用产能过剩概念,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存在严重误导,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伪命题。评估新能源产业供需是否失衡或产能是否过剩,需要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各国基于要素禀赋、技术积累、发展路径等形成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是现代经济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特征。无端地将产能过剩这一经济概念政治化、标签化、工具化、武器化,罔顾事实,对中国新能源产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减损全球经济效率和福祉,减缓世界能源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历史经验早已表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携手各国共同完善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共享知识和经验,携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作者: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林业] 连云港构建多维立体的候鸟保护体
[工业] 山西长治创新分布式光伏并网模式
[林业] 新疆阿克苏发展沙产业实现绿富同
[林业] 新疆启动今年塔河胡杨林生态环境
[旅游] 持续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工业] 改造升级拓展煤电能力圈
[旅游] 青海海东乐都区:梨花绽放美丽经
[工业] 拥抱ai技术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深入推动现制饮品业塑料污染治理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上
新规施行后你的快递将有哪些变化
家电以旧换新 不到8个月购买量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
从办公楼宇到老旧小区 上海稳步推进城
完整社区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困在手机里的老人还需亲情解困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