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矿山伤疤变绿地
加入时间:2022-07-12  来源:中国环境报  
 
  提到矿山生态修复,原土回填、生态复绿是很多地方的选择。不过,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却有一座矿山“不走寻常路”,它就是青龙山公园。

  生态修复让“残山剩水”变了模样

  进入青龙山公园,坐上新能源观光车,沿着步道上行,一路上满眼青翠。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曾经遗留的巨大矿坑处。

  只见眼前湖面开阔,湖清天蓝。若不是周围湿热的空气时刻提醒着这是江南,会让人误以为来到某个高原湖泊。

  这样的景色,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过去因矿山开采形成的“残山剩水”模样。

  据介绍,青龙山于1958年开始进行石灰岩开采,遗留下两个巨大矿坑,四壁如刀劈斧削,山顶与坑底形成巨大落差。2017年5月,丁蜀镇启动青龙山公园建设。公园面积55万平方米,设有龙尾、凤栖、玄泰三大景区,同时结合自然地形地貌,赋予公园以园林景观,设计倚望青峰、孤石闲鹤等18个景点。

  丁蜀镇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苍盛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之所以将矿山建设成水上公园,是根据矿山的自身条件决定的。湖泊中的水并非河道生态引水,而是地下水自然上冒,加上雨水汇聚,自然形成的湖面。由于地下水富含矿物质,所以湖水颜色会随着四季而变化,吸引不少游客前来。”

  对于原先裸露的大量石土泥

  块,“我们在土壤改良、客土栽培、水土保持上下了很大功夫。”苍盛介绍,通过深翻结合施肥,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肥力;将局部土壤换成酸性土,加大种植穴;对坡度较大区域采用格栅固土法,上覆地被植物等手段,公园生态修复后绿化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经过多年的深度生态修复及改造,昔日废弃的矿山宕口如今已与宜兴黄龙山风景区、蜀山风景区一起串珠成链,成为丁蜀镇新的“风景线”,月接待游客最高达到10万人次。

  示范项目获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宜兴市乡镇工业崛起,开山取料、办矿采石热火朝天,矿山开采带动了经济发展,但也给大地留下了一道道“伤疤”。

  变“伤疤”为“生态绿地”,实现资源再利用,不仅是宜兴修复生态的关键一招,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际行动。

  “宜兴市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路子。2003年以来,宜兴市累计投入矿山治理资金约4.58亿元,工矿废弃地复垦资金3.7亿元,完成矿山环境治理项目64个,复绿坡面142.87公顷,平整复垦废弃地737.5公顷,基本完成重要交通沿线和重点景区可视范围内的露采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姚智说。

  一个个修复项目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除了名气最大的青龙山外,芙蓉寺也通过对关闭矿山宕口进行修复并种植经济林木,成为“变废为宝”的典型;隐龙谷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整治修复,实现“荒山变青山、宕口建酒店”。

  还有白云山、烟山、卡顶山……废弃矿山不但变身生态样本,还与土地复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有机结合,为地区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宜兴实践”获得了肯定与回报。前不久,宜兴市和溧阳市联合申报的“太湖流域水源涵养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成功通过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2022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竞争性立项评审,预计将获得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矿山生态修复只是宜兴市生态“觉醒”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宜兴坚持“生态宜居、生态惠民”的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宜兴将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修复与美丽乡村建设、休闲文化旅游开发有机融合,实现自然资源高效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彰显“山水交融”的独特生态魅力,为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本报记者 王珊)

[农业] 草原添绿意 牧民增收益
[农业] 今年各地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
[农业]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快建立
[农业] 乡村环境美 乡亲日子新
[林业] 林下淘金 巧吃生态饭
[林业] 聚焦林草资源管理和三北工程攻坚
[旅游] 五一旅游市场前瞻:小城游再升温
[农业] 如何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生态成产业 青山变金山
绿美+ 让云南保山走上发展新路
福建:提升创新活力 守护绿水青
智慧千里眼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绿色屏障 收获金山银山
10000套住房将以旧换新 这
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湖南芷江侗乡
财政助推设备更新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如何焕出消费新活力
绘就水清岸绿的城市画卷
西藏那曲市挖掘非遗新资源 促进农牧民
山西平定兴产业治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浙江以增值化理念打造美丽海湾
河南封丘:特色产业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