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碧水行动

 
看黄河水这样精细调度
科学用水,黄河25年奔流不息。在河南开封柳园口渠首闸——
加入时间:2024-10-28  来源:人民日报  
 
  深秋时节,秋色又一次晕染黄河两岸。站在黄河河南开封段柳园口渠首闸的观景平台上眺望,长堤之上层林尽染,水鸟翩跹掠过水面,河水静静蜿蜒流淌。从黄河水分引出的小股水流,向闸口处流去,通过闸口,再沿着水渠,流向农田、工厂,流向千家万户。
  
  从1999年到今天,黄河实现了25年不断流!之前,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特别是1997年,断流时间长达226天,从柳园口渠首闸往下,断流长度达700多公里。
  
  变化,得益于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精打细算用好黄河水,从严从细管好黄河水,让黄河水奔流不息。”开封黄河河务局党组成员潘佳良说。
  
  在柳园口渠首闸,闸门半开,黄河水缓缓流出,闸门两侧装有监控探头。
  
  “通过监控探头,位于郑州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调平台,可24小时监控这里的闸门开启和引水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对闸门直接进行启闭。”柳园口渠首闸管理处处长赵景利说,这样严密、细致的用水管控,已经在黄河干流主要引黄渠首闸应用多年。
  
  “要管住乱用,还要合理使用。”潘佳良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每月都将用水指标下达沿黄各省份河务局,再逐级分解到各市局、各闸口,“开封共有柳园口、黑岗口和三义寨三座引黄渠首闸,近些年三座引黄渠首闸引用黄河水的指标稳定在每年6.8亿立方米。”
  
  从柳园口渠首闸出来,沿着干渠往北走约12公里,就来到分水闸,从这里,渠分成北干渠和东干渠,分别流向开封市祥符区正东方向和东南方向。
  
  “我们优先将黄河水用于保障城乡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其次是农业、工业和其他用水。”赵景利介绍,“地方水利部门通过控制分水闸,向不同渠道送水,来管控水的用途和流向。”
  
  “每个闸口,都装有高精度的测流设备,虽然是宽阔的水渠,却可以像家里用自来水一样实现‘水表化’的精确测度,精准把控用水量,并实时上传。”潘佳良打开河南黄河智慧管理系统app,河南范围内,黄河干流上每个引黄渠首闸的实时引水流量和累计引水量都清楚显示,并且精确到了百立方米。
  
  “除了对黄河水使用进行精准把控,上游送来多少水也很关键。”赵景利说。
  
  “受气候变化影响,黄河每年的自然径流量一直在变化。但退耕还林、三江源生态保护等举措,以及黄河上中游兴建的刘家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都起到了蓄水、调水的作用。这些都为黄河中下游区域用水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潘佳良介绍。
  
  “近年来,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下大力气保护黄河的生态、水土,黄河变得更健康。同时,南水北调中线的启用,也大大减轻了中下游地区对黄河水的依赖。”潘佳良说。
  
  链接:1972年至1999年,黄河有22年发生断流。黄河断流直接影响了沿线地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给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峻挑战。
  
  经国务院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自1999年正式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由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域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省份负责配水用水,用水总量和断面流量双控制,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
  
  据统计,25年来,黄河干流累计向流域及相关地区供水超过5436亿立方米,有效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记者 毕京津)
  
  
[林业] 广东植树造林新风尚形成
[旅游] 中经评论:激发暑期文旅消费新动
[工业] 该如何遏制污染治理者造假的行为
[工业] 拒绝一问三不知 企业环境风险防
[林业] 广西桂林林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
[林业] 湖北武汉口袋公园建设提质增速
[农业] 美丽乡村如何既扮靓面子又做实里
[农业] 山东东营:地下热能为农业节本增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以旧换新势头不减 汽车销量腾飞
坚决防治纠正政务服务面子工程
让无标签饮用水瓶有迹可循地循环
丰城赣江畔 垃圾场变身智慧停车
零差评沦为谎言 如何买到真商品
以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美丽城市建设
见缝插绿 口袋公园激活城市发展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逾80%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