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青海湖畔牧民:“环境好生活才能好”
加入时间:2023-0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作者: 李隽 周毛吉
 
  28日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七,地处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商铺陆续开张,人们开着车或骑着摩托走亲访友,来来往往。
  
  一早,牧民拉青也准备带着女儿去街上买些东西,到亲戚家拜年。
  
  拉青拿起红色的布袋说:“我不识字,就带着女儿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她经常告诉我别用塑料袋,说是对环境不好。”
  
  十多年前,刚察草原上靠近路边和河边牧民家时常会出现牛羊死亡的情况。当地官方调查发现牛羊死亡是由于误食塑料袋导致。于是在2019年10月,刚察县官方发出“禁塑令”,要求在全县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自此,用布袋和纸袋装东西已经成了老百姓和商家共同的习惯。
  
  “扎西德勒,罗塞桑!(藏语,意为吉祥如意,新年好。)”另一边,泉吉乡宁夏村牧民张兴隆迎来了拜年的亲戚。“兔年纳福”的窗花下,亲戚们夸着张兴隆家的“家庭牧场”牲畜兴旺、新添置的家具实用漂亮。
  
  “原来养的牛羊多,在草场上随便吃,到了二三月,草场的牧道上没草,风沙大。”张兴隆介绍,2008年起当地官方要求实施草原禁牧,大家都发展生态畜牧业,他也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去年我又自己开办了家庭牧场,现在草场好了,牛羊壮了,出栏价格还不错。”
  
  十多年前,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出现湖泊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2008年,青海省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那时起,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模式的集约化经营开始在草原牧场兴起。
  
  图为青海湖已由岸边向湖心渐次封冻。史国成摄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刚察县泉吉乡共有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家庭牧场也有了12家。全乡出栏牛羊9.5万头(只),总价值达1.4亿元人民币。
  
  “现在村里拜年也跟以往不一样了,虽然还是遵循着除夕零点之后就开始拜年的风俗,但是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只是喝酒打牌,更多的是老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着各自的健康,并相互分享自己的养生经验,男人们聊着产业发展、新年规划。”宁夏村党支部书记更兴才让说。
  
  不论严寒酷暑还是逢年过节,泉吉乡清晨寂静的街道和环湖公路上,都会有村干部、草管员,或是林管员、当地民众,带着扫帚、小铲子、夹子等工具捡拾垃圾。到如今,当地民众捡拾垃圾的习惯已有14年之久。
  
  “生活条件好了,产生的垃圾也多了。不时会有一些瓶瓶罐罐出现在青海湖周边,那我就要担起这个责任,尽力保护好青海湖。只有生态环境好了,我们才能生活好。”草管员谢加才让说。
  
  近年来,青海省先后实施草地治理、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修复等16项重点生态项目,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十年来,青海湖蓄水量不断增加,流域水质保持稳定,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逐步提升,流域80%以上的面积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原真性。
  
  

[旅游] “五一”假期出境游旺销 部分热
[林业] 我国将建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
[林业] 生态惠民 助力低碳发展
[工业] 国内首个热解气化污泥处置项目投
[旅游] 赏花正当时,北京发布10条赏花
[旅游] 赏花季带热乡村游 传统村落焕发
[旅游] 别让旅游乱象随着市场复苏而“抬
[旅游] 多地推出特色旅游专列 推动旅游
海南开展全域综合治水
密云水库上游179条小流域已达
好生态创造好生活(雪域高原绽新
努力做草原上的“一杆秤”
陕西榆林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节约资源 反对浪费
节约数百亿美元!
巴拿马推动塑料循环利用
别让废旧电池在社会上流浪
加强秸秆利用的政策引导
星在云端 遥护自然(美丽中国)
水相依 鸥鸟翔集 宁夏沙湖和谐共生美
赴一场“美丽中国”的人文之旅
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开展精细管护 提升森林质量(美丽中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