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文明

 
城市里建第二森林
加入时间:2024-09-01  来源:经济日报  
 
  当钢筋混凝土成为建筑界的主角后,木制建筑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但在当今建筑界,用木头建造摩天大楼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一些国家竞相建起高大的木制建筑,比如挪威米约萨湖畔85.4米高的米约斯塔内特大楼,就完全用木材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在2022年美国威斯康星州高达87米的大楼竣工前,它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木制建筑的纪录。
  
  如今,“木头城市”也要来了。
  
  去年,一家瑞典公司宣布,计划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木头城市”。这个名为“斯德哥尔摩木城”的项目计划于2025年开始,占地超过25万平方米,第一批建筑预计于2027年完工。预计10年后项目完全竣工时,“木头城市”将建成2000套住宅和7000间办公室,并为公众提供“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包括工作场所、住房、餐馆和商店等。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木制建筑因为需要大量木材,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破坏。而且,木制建筑的防火性能、坚固程度、耐久程度等也令人担忧。既然如此,为什么建筑界还会重新选择木制建筑?
  
  答案可能会颠覆人们的认知:今天的木制建筑不仅低碳环保,甚至在多项性能指标上丝毫不逊色于钢筋混凝土建筑。
  
  现代建筑业一向是能源消耗大户。钢筋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与之相比,生产木材的碳排放量则低得多。有研究数据表明,使用1立方米木材代替1立方米混凝土等其他建筑材料,平均能减少0.7吨至1.1吨二氧化碳排放。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有一栋10层高的木制建筑。据测算,该建筑通过将主材替换为木材,减少了约74%的碳排放和46%的能源消耗。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分析也表明,如果用木材等可再生建材替代水泥,20年后,全球建筑业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将减少30%以上。
  
  不仅如此,按照树木的生长周期,其在青壮年期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若能在树木的壮年时将其采伐,便能将二氧化碳“锁定”在木材内,起到固碳的作用。测算结果显示,1立方米木材可吸收约1吨二氧化碳,并将之长期封存在被使用的木材里。因为这种储碳特性,也有人将木制建筑称为城市的“第二森林”。
  
  除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现代木制建筑还具有防火性能良好、建造效率高、隔声隔热等一系列优点。这就不得不提到现代木制建筑的用料了。实际上,这种用料并非“自然之木”,而是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的“工程之木”,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一种叫“正交胶合木(clt)”的建材。它通常是由几层板材以特定角度黏合在一起,然后经过高压压制而成。这种材料具有刚度高、塑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制作楼板、墙板和梁柱等,目前正在被广泛使用,被称为“未来的混凝土”。
  
  得益于正交胶合木的应用,现代木制建筑耐火性能大幅提升。由于这种材料是一种实心工程木产品,燃烧时材料外层会炭化形成保护层,可降低内部木材的燃烧速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材料燃烧时的结构完整性。专家表示,其火势甚至会比钢筋混凝土建筑更加具有可预测性。此外,建筑物配备的洒水装置和阻燃层等多种消防设备,也能给建筑再上一道防火保险。
  
  另外,由于正交胶合木能够在工厂预制,所有木制建筑构件和连接件都能实现标准化生产,只需在建筑工地完成装配即可。这样一来,其施工速度将远快于混凝土建筑建造速度,施工难度会大幅下降,施工工期也随之缩短,能大大节省人力和资金成本。同时,因建筑构件已经预制,只需在工地组装,所以现场施工噪声小、无污染且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对工地周边居民的干扰也较小。
  
  当然,一栋建筑物的好坏并不能仅仅以其技术含量和环保价值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建筑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人的使用感受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标准。
  
  木制建筑在给人提供舒适体验方面恰恰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木材是天然的绝缘体,在隔离冷热方面效果很好。同时,它还是一个很好的噪声吸收器。所以,居住在木屋中不仅冬暖夏凉,而且更容易给人以安宁的感受。另有研究显示,长期生活在木质建筑物中有助于舒缓紧张的情绪。
  
  如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渐成共识,新型工程木材料也迅速发展,现代木制建筑正在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更多可能性。
  
  虽然木材是可再生资源,但在保护资源和利用资源之间还是要做好规划、把握平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在各国对林木资源和绿色发展普遍重视的当下,城市里的“第二森林”值得期待。(王明昊)
  
  
[旅游] 西游打卡热潮 考验山西文旅底气
[农业] 湖南祁阳因地制宜发展种植 助农
[旅游] 广西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林业] 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
[林业] 解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经验
[林业] 安徽自然保护区一幅人地和谐的生
[旅游] 下大力气守护旅游安全防线
[旅游] 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
绿水青山 气象添彩
持之以恒守护绿水青山
江西安义好山好水让村民安居乐业
美丽海湾 美好生活
北京密云:以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
规范报废市场 汽车报废补贴政策
多地推出住房以旧换新配套支持政
百丈镇积极推进垃圾分类 引领绿
在产品全生命周期降低能耗 一台
各地加码支持以旧换新 消费者享
数字化赋能美丽中国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需量力而行
汇聚建设美丽幸福西藏的磅礴伟力
推进老旧小区有序更新改造
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