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农村垃圾桶为何成摆设
加入时间:2022-06-0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对今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指出了方法。
  
  过去几年,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但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与村庄大小、村庄位置、保洁员是否负责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统筹协调不好,将影响垃圾处理效果。例如,有的村子因为管理不到位,垃圾桶形同虚设,生活垃圾依旧到处遗撒。有的村子位置偏远,垃圾车几天才来一趟,堆积的垃圾溢出垃圾桶的现象时有发生。
  
  笔者认为,农村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地区,在垃圾收运处置环节要充分认清农村客观实际,做到“三化”,即尽量分类化、适当就近化、努力肥料化,稳步提升垃圾处理水平。
  
  尽量分类化。就目前经济社会发现状况来看,在农村建立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制度还存在不少困难。可以考虑建立农村垃圾清扫员分类收集奖励机制,从而尽最大可能实现前端垃圾分类。例如,鼓励垃圾清扫员对垃圾进行分类,政府定期收购纸壳等资源化垃圾,兜底回收灯管、电池、农药瓶子等有害垃圾,将回收费用给予垃圾清扫员作为物质奖励。
  
  适当就近化。垃圾就近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广大农村地区垃圾收集、运输的压力,提高处理效率。因此,应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在“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基础上,辅助推动建设就近化处理设施。但也要认识到,如果就近处理的方式和设施选择、管理不到位,就可能会沦为新的集中污染源,得不偿失。要高度重视相关设施日常管理,避免沦为摆设,造成新的集中污染。
  
  努力肥料化。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垃圾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尤其是农村地区,绝大多数的生活垃圾都可以转化为肥料。应该根据地域差异,推动利用沼气处理、粪污沤肥等方式处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推动与种植大户的联合,通过协同处置好生活垃圾,为种植户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实现双赢。
  
  
[林业] 智慧林草守护大理苍洱生态
[林业] 杭州创新古树保护模式 守住绿色
[农业] 北菜南销深挖增收潜力
[农业] 展示美好生活 助建秀美乡村
[旅游]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暑期汛期出游提
[工业]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驶入快车道
[工业] 坚决杜绝以节能双碳为名搞拉闸限
[农业] 江苏南通协作出新招 帮扶见实效
共绘绿水青山吉林画卷
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幸福底色
绿水青山铺就江苏最美生态底色
推进农村能源革命 描绘绿水青山
把绿水青山培育成金山银山
广州: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城市更新进
科学储粮 节粮减损
奉贤多点发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制止餐饮浪费 需要久久为功
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成渝地区如何发力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