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科技

 
探秘气候变化:触摸纳木错湖之芯
加入时间:2024-07-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我们在纳木错最深处钻探到湖底以下400米的时候,已经基本完成了此次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目标了。”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平18日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科学家们,在西藏纳木错历时42天的探秘之旅。
  
  自2014年以来,科考队在青藏高原对面积超1平方千米的1400个湖泊进行调查,重点调查面积超50平方千米的近百个湖泊。
  
  “经过科学家的前期勘测,纳木错湖的沉积物,能够反映过去多个冷暖时期的环境变化,为过去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提供良好的材料。”朱立平说,纳木错水深、面积大,且有很好的沉积物。“湖底沉积物厚度可能超过700米,有望反映100万年以来的环境变化。”
  
  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于2024年6月正式实施。科考团队由中国、德国、瑞士、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共70余人组成。
  
  科学家们共从纳木错湖底钻取了七个钻孔,在湖底提取了951.12米长的岩芯,其中510.2米的钻探深度,刷新了中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
  
  谈及何为岩芯及其对探秘气候变化的作用等问题时,朱立平以“一盆水”为例进行了解读。
  
  他说,比如湖为一盆水,外围河水流入盆中,随之带来的泥沙沉积在盆内,每年一层,历经数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形成厚的沉积物。科学家用钻探工具提取,以碳14等定年技术判断沉积时间。利用沉积物如植物花粉指标等,推测古植被等,构建过去的温度、降水、植被等反映气候与环境变化指标连续曲线,从而了解过去最冷、最暖气候,以及现在的气候条件是否曾在历史时期出现过。
  
  “钻探工作需24小时不停歇,这对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朱立平称,此次大陆钻探科考计划是首个由科学家团队带领技术人员制定钻探方案,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朱立平说,此次钻探首次遇到如高含沙层、含水层及坚硬的黏土层等困难,但在科学家和钻探技术队伍的联合摸索下,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工作环境充满挑战。”朱立平说,在工作中,大风大浪时有发生,大浪甚至能打到钻井平台2.5米高的窗户上,平台在风浪中“嘎吱”作响。
  
  “此次钻探的目标是获取过去50万年以来环境变化样本。”谈及此次大陆科考成果,朱立平坦言,工作顺利圆满,并且第一次意外遇到40多米厚的泥沙含水层,这一发现也许为青藏高原地区过去百万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的特点提供新的科学线索。(记者 贡桑拉姆)
  
  
[林业] 广东植树造林新风尚形成
[旅游] 中经评论:激发暑期文旅消费新动
[工业] 该如何遏制污染治理者造假的行为
[工业] 拒绝一问三不知 企业环境风险防
[林业] 广西桂林林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
[林业] 湖北武汉口袋公园建设提质增速
[农业] 美丽乡村如何既扮靓面子又做实里
[农业] 山东东营:地下热能为农业节本增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以旧换新势头不减 汽车销量腾飞
坚决防治纠正政务服务面子工程
让无标签饮用水瓶有迹可循地循环
丰城赣江畔 垃圾场变身智慧停车
零差评沦为谎言 如何买到真商品
以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美丽城市建设
见缝插绿 口袋公园激活城市发展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逾80%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