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农业

 
应对疫情 农村地区要有四本账
加入时间:2022-12-1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刘振远
 
  2023年元旦和癸卯兔年春节快要到了,又是一年返乡潮就要来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疫情三年,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就地过年”,眼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大家都格外期待今年能过上一个团圆年。前些日子,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县长喊话欢迎在外打工的游子春节回家过年的视频,就在网上收获了很多的点赞。未来一段时间,人们即将踏上旅途返乡过年,人口也将短期内从四面八方流向农村地区。在这一特殊形势下,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当前,一些地区的感染人群出现了快速增长,有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势会在1个月之内达到感染峰值,这无疑给返乡期间农村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此无需恐慌,但是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两头:普通患者能否获得对症治疗的药物,重症患者能否及时获得相应的医疗救助?这不是一道容易回答的考题。我们看到,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疫情蔓延比较严重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医疗系统负荷过重、发热门诊排长队、退热药等重点药品一药难求的现象,更遑论农村。
  
  相较于城市,农村在医疗卫生人才、设施、资源调度等方面本就存在明显的短板,加之受疫情影响,目前城乡物流运输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一些防治药品和防疫物资在市场上不容易买到。而且很多农村的常住人口以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特别是农村老人,他们是整个防疫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老年人本就身体免疫力偏低,他们当中还有不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不少人儿女不在身边,防疫意识和寻求救治的能力整体偏弱。叠加未来大规模人群返乡可能带来的变数和压力,农村地区将会面临比城市更大的考验。
  
  12月1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可以说中央已经“料敌在先”了,提前针对农村地区即将面临的考验作出了部署,关键是如何确保这些指导和要求能够切实落到实处。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已经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重心发生了转移,但是重视的程度不能弱;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是力度不能减。各地要抓住返乡高峰到来之前的“窗口期”,及早、尽快着手,关键就是做到心里有账——建立人员账、资源账、保障账,还有突发情况账,方能不打无准备之仗。
  
  首先是人员账。每个辖区内,有多少农村人口、各是什么情况,其中农村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有多少?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和失能半失能人群有多少?哪些是合并基础性疾病者?疫苗接种情况如何?是否建有健康档案?往年返乡人员数量大约有多少?今年有返乡意愿的人数有多少?等等等等,都应做到心里有数、脑中有账。
  
  然后是资源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下,吃喝保供已经不是问题,这里的“粮草”关键还是医疗物资。必须的药物、抗原检测试剂存量有多少、有无缺口、缺口多大?进货渠道是否畅通?重症床位有多少,医护人手够不够?氧疗设备、肺功能仪、脉搏血氧仪等设备配置如何?这些物资对应相应的人口,是否能保障基本安全线?能否应对未来返乡潮?这些都是应对疫情的基础支撑。
  
  再者是保障账。例如有转诊需求村民的交通如何解决?是否每个村都有一定的自驾车?特殊群体是否有“一对一”服务?疫苗接种、疫情科普工作如何开展?返乡人员中是否有医护人员?此外还有哪些可以调动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既要心中有账,更要调度有方。
  
  最后,还有突发情况账。一旦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怎么办?是否有预案?一旦出现力所不及的状况,如何解?是否有后手?人命关天的事情,要害之处必须要有多一分的考量、余一点的空间,到时候才不会手足无措。既要对自己的情况做到心中有账,也要对上级政府、对“左邻右舍”的情况大致有数,这样才知道紧急之时可以向谁请援、何处求助。
  
  在这场“战疫”之中,还要更好调动起群防群控的基层力量。要发挥乡村医生和村诊所瞭望哨和首诊作用,做好培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堡垒和模范作用,带领村民科学应对、从容应对;还要做好面向群众的科普宣传,对病毒无需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病患的,更要谨慎小心,尽力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过一个团圆幸福年。
  
  乡村,是中国的大后方,也是每个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土。只有牢牢守护住这一重要防线,守护住那些最脆弱的群体的幸福安康,我们才能更坚定从容地迈步走向未来。
  
  
[旅游] “五一”假期出境游旺销 部分热
[林业] 我国将建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
[林业] 生态惠民 助力低碳发展
[工业] 国内首个热解气化污泥处置项目投
[旅游] 赏花正当时,北京发布10条赏花
[旅游] 赏花季带热乡村游 传统村落焕发
[旅游] 别让旅游乱象随着市场复苏而“抬
[旅游] 多地推出特色旅游专列 推动旅游
海南开展全域综合治水
密云水库上游179条小流域已达
好生态创造好生活(雪域高原绽新
努力做草原上的“一杆秤”
陕西榆林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节约资源 反对浪费
节约数百亿美元!
巴拿马推动塑料循环利用
别让废旧电池在社会上流浪
加强秸秆利用的政策引导
星在云端 遥护自然(美丽中国)
水相依 鸥鸟翔集 宁夏沙湖和谐共生美
赴一场“美丽中国”的人文之旅
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开展精细管护 提升森林质量(美丽中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