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生态产品

 
小蘑菇变成大产业 大山里闯出了乡村振兴路
加入时间:2024-09-15  来源:新华网  
 

  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地处太行山深处,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曾经是全国重点贫困县。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近年来,阜平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因地制宜,大胆改革探索,闯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发展动能强劲的县域产业发展之路,在乡村振兴的考卷上接续作答,让“黄土生金”。
  
  在阜平县北水峪村,占地40多亩的18个高标准、智能化香菇大棚主体已经建成,正在对棚室内部进行最后的水、光、温度、湿度等智能控制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和整理装修。全部建成以后,这些新一代智慧大棚在手机上就能远程操作,控温、控湿、通风等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河北省阜平县北水峪村蘑菇大棚技术员李建国:咱们大棚全是智能化大棚,原来的大棚只能春季和秋季出菇,咱们的大棚实现了一年四季出菇,大大提升了蘑菇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智能化升级,这些大棚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们虽然建在北水峪村,但投资却是由远在几十公里外的骆驼湾村、三岔村、黄草洼村、长角村等四个村子负责,菌棒、管理技术、市场销售等由骆驼湾等四个村负责,北水峪村负责出地、出人员种植管理,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更多农户通过香菇种植增收致富。

  2016年,阜平县将食用菌定位为扶贫支柱产业,进行大力扶持和发展,龙泉关镇的顾家台和骆驼湾两个村通过“政府+金融+科研+龙头+园区+农户”的六位一体发展模式,几年时间,人均收入增长了5000元。
  
  由于市场稳定收益高,如今想承包大棚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阜平县地处太行深山,能用来建设大棚的土地十分有限。如何解决香菇产业发展带来的土地瓶颈问题,阜平县在改革创新中找寻答案。
  
  河北省阜平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二级主任科员刘吉军:我们想着让大棚“走”出去,建在其他乡镇其他村庄形成产业“飞地”,这样既能解决一棚难求的现状,又能让更多的群众从中受益。
  
  就这样,一边有种植经验但没有地方建棚的骆驼湾等几个村子,和一边需要产业发展的北水峪村,在阜平县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顺利达成合作。
  
  目前,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食用菌种植园区102个,年产量6万吨,产值近10亿元,仅这一个产业直接带动群众15438户38350人,年增收3.5亿元,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让“小蘑菇”变成了“大产业”。
  
  

[林业] 连云港构建多维立体的候鸟保护体
[工业] 山西长治创新分布式光伏并网模式
[林业] 新疆阿克苏发展沙产业实现绿富同
[林业] 新疆启动今年塔河胡杨林生态环境
[旅游] 持续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工业] 改造升级拓展煤电能力圈
[旅游] 青海海东乐都区:梨花绽放美丽经
[工业] 拥抱ai技术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深入推动现制饮品业塑料污染治理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上
新规施行后你的快递将有哪些变化
家电以旧换新 不到8个月购买量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
从办公楼宇到老旧小区 上海稳步推进城
完整社区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困在手机里的老人还需亲情解困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