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盘旋掠过林海,精准监测林下参苗长势;智能大棚内传感器实时调节温度湿度,保障珍贵的林下菌菇茁壮成长;借助电商平台,深山里的灵芝、竹荪直接对接全国餐桌……从东北林海到西南竹林,数字技术、生物科技、智能装备正迅速地深度融 <进入详情> |
|
|
|
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力度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然而,耕地的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壤有机质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土壤退化问题突出。2016年起,我国在部分地区探索实 <进入详情> |
|
|
|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各界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进入详情> |
|
|
|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昭通天麻声名在外。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昭通天麻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不过,从整体来看,天麻产业化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不少瓶颈制约:一方面,由于天麻基础性研究起步较晚, <进入详情> |
|
|
|
薏米水、黄芪水、红枣枸杞水……是不是听上去就很养生?
没错,部分商家打的正是养生牌。记者调查发现,正值夏日酷暑,“养生水”成为了货架的新宠,然而一些品牌在产品 <进入详情> |
|
|
|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早晚却已悄然透出丝丝凉意。如何开启健康的秋季生活?养生保健该做哪些准备?多位专家就此给公众支招。
热凉交替,心脑血管拉响警报
“立秋不代表酷暑结束,8月到9月之间有一个‘秋 <进入详情> |
|
|
|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给城市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带来损害,也给城市群治理体系带来挑战。
我国城市群面临的气候威胁呈复合性特征,而区域气候适应能力呈现差异化,产业韧性与应急准备也存在区域分化,一个城 <进入详情> |
|
|
|
在杭州西溪湿地,不少市民漫步在绿道上,感受树荫照水、绿意盎然。处在超大城市中轴线上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徒步、定向越野、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鼓励市民迈开步子,走进湿地,共享绿色空间 <进入详情> |
|
|
|
又到立秋,节气交替之际,养生保健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
6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邀请专家就如何开启健康的秋季生活给公众支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介绍,立秋后 <进入详情> |
|
|
|
在江苏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占地12000亩的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正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通过实施一批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创新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湿地率从41.77%提升至63.62%,植物由235种增加到549种 <进入详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