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科技

让科技密钥解锁森林宝藏 2025-08-28
  无人机盘旋掠过林海,精准监测林下参苗长势;智能大棚内传感器实时调节温度湿度,保障珍贵的林下菌菇茁壮成长;借助电商平台,深山里的灵芝、竹荪直接对接全国餐桌……从东北林海到西南竹林,数字技术、生物科技、智能装备正迅速地深度融   <进入详情>

轮作休耕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 2025-08-24
  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力度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然而,耕地的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壤有机质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土壤退化问题突出。2016年起,我国在部分地区探索实   <进入详情>

两山转化还需要持续科技创新 2025-08-21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各界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进入详情>

科技解锁绿色金矿 2025-08-18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昭通天麻声名在外。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昭通天麻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不过,从整体来看,天麻产业化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不少瓶颈制约:一方面,由于天麻基础性研究起步较晚,   <进入详情>

追捧养生水当心适得其反 2025-08-16
  薏米水、黄芪水、红枣枸杞水……是不是听上去就很养生?   没错,部分商家打的正是养生牌。记者调查发现,正值夏日酷暑,“养生水”成为了货架的新宠,然而一些品牌在产品   <进入详情>

立秋后 换季健康指南来了 2025-08-15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早晚却已悄然透出丝丝凉意。如何开启健康的秋季生活?养生保健该做哪些准备?多位专家就此给公众支招。      热凉交替,心脑血管拉响警报      “立秋不代表酷暑结束,8月到9月之间有一个‘秋   <进入详情>

城市群如何系统应对气候风险 2025-08-11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给城市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带来损害,也给城市群治理体系带来挑战。      我国城市群面临的气候威胁呈复合性特征,而区域气候适应能力呈现差异化,产业韧性与应急准备也存在区域分化,一个城   <进入详情>

湿地为何如此重要 2025-08-09
  在杭州西溪湿地,不少市民漫步在绿道上,感受树荫照水、绿意盎然。处在超大城市中轴线上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徒步、定向越野、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鼓励市民迈开步子,走进湿地,共享绿色空间   <进入详情>

立秋了 热凉交替该注意点啥 2025-08-08
  又到立秋,节气交替之际,养生保健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      6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邀请专家就如何开启健康的秋季生活给公众支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介绍,立秋后   <进入详情>

经济密度发达区域如何保护湿地生态 实现人鸟共栖 2025-08-07
  在江苏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占地12000亩的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正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通过实施一批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创新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湿地率从41.77%提升至63.62%,植物由235种增加到549种   <进入详情>

[上一页>]   [下一页]    共115页 第1页 10条/页 共有1144条记录
[林业] 吉林延边州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高
[农业]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林业] 林草经济生机盎然
[工业] 共享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机遇
[农业] 蓝田发展民宿产业带动乡村游转型
[工业]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旅游] 景区限时拍照 优化体验的办法再
[旅游] 伊春森工凉资源释放旅游热效应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金山银山
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遏制餐桌上的浪费 从拒绝剩宴开
新国标来了 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多地调整地块规划盘活闲置存量土
中国如何将大型赛事打造成绿色低
旧家具没人收没地扔 回收难题如
锚定总目标 美丽新疆建设展现新气象
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
金观平: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