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延边州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2023-11-30
  自今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延边州初步建成多部门联动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一张网”基本形成,固体废物监管体系盲区基本消除,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绿   <进入详情>

节水产业大有可为 2023-11-28
  作为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节水一直是我国治水的关键环节。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一系列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受到了广泛关注,充分印证了发展节水产业大有可为。   推动节水产业创新发展,是实现   <进入详情>

截至目前 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2004吨 2023-11-27
  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压实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回收工作,截至目前,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2004吨。      为进一步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建立包装废弃   <进入详情>

为海洋减塑 助百姓增收 2023-11-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   <进入详情>

西安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2023-11-22
  建设“无废城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既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有利于   <进入详情>

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2023-11-22
  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是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抓手。《“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当前,各地在开展废旧物资回收方面都有哪些好的做法与经   <进入详情>

做好油气回收监管 实现安全环保降耗 2023-11-21
  做好油气回收工作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一环。油气不仅是vocs的重要贡献者,也是臭氧污染的主要帮凶,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烃类vocs属于易燃、易爆物质,油气挥发会产生大量高浓度饱和蒸汽,若遇明火或静电极易发生   <进入详情>

太阳光降解塑料实现循环利用闭环 2023-11-21
  塑料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一方面,至今还没有哪一种材料能像塑料一样轻便、坚韧、廉价;另一方面,即使是偏远深海里的鱼类体内也已检测出了微塑料。究其原因,就在于塑料难以被降解,一般自然条件和微生物都对它束手无策。        <进入详情>

一个快递纸箱的绿色减碳之旅 2023-11-21
  今年“双11”期间(11月1日—16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累计揽收快递包裹约77.67亿件,同比增长25.7%。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持续降低行业能耗、推动绿色发展。      国家邮   <进入详情>

变废为宝 黄花叶成牛羊口粮 2023-11-17
  郑敏娜日前,有“素食三珍品”之称的黄花菜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部农博会”),并在中部六省脱贫地区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上频获关注。      黄花,学名萱草,又称金针菜,也叫忘忧草。观   <进入详情>

[上一页>]   [下一页]    共107页 第1页 10条/页 共有1068条记录
[林业] 开展科学管护 提升林木质量
[工业] 如何走出一条吉林特色新型工业化
[工业] 老工业区变身幸福家园
[林业] 湖南麻阳:两联两严两共合力治林
[林业]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稳步推进
[工业] 黑色煤炭助力解决白色污染
[农业] 推动绿色农业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旅游] 智能化成旅游业新风口
绿色信贷助力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富武陵
遍地流沙变身黄河公园
绿色引擎激活发展新动力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延边州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节水产业大有可为
截至目前 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为海洋减塑 助百姓增收
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助力美丽中国
变城中村为城中景
贵州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