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身边变化看十年
加入时间:2022-09-05  来源:人民日报  
 
  新时代的标志性成果,在日新月异的神州大地上随处可见,既反映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身边的变化最真切、最动人,也最能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的奋进图谱。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一起从具体而微、可感可知的变化中,感悟新时代这十年的壮阔历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星轨,是恒星持续移动产生的轨道。在北京,以前拍星轨往往需要去郊区;而近段时间,有摄影爱好者在首钢园就拍到了星轨。过去在郊区,现在在城区,拍摄星轨的位置之变,真真切切地展示着北京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去年为例,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8.9%,比2013年增加112天;重污染天数降至8天,比2013年足足减少50天。看得见的变化,生动体现了新时代1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来到位于锦州市小凌河和女儿河交汇处北侧的东湖森林公园,考察当地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情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北京的大运河、上海的苏州河、天津的海河等,改造后都很好,群众都很欢迎。像这样的公园要多建,给老百姓建、给大众建,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十年,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民生之要、百姓之盼。遥想多年以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脏乱差一度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随着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集中攻克。在上海,住在杨树浦港旧址旁的市民,曾经苦于工厂轰鸣、污水横流,人们盼着推开窗户不再有刺鼻臭味,经过艰苦治理,现在江岸美景重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面积986亩的薛家洼,过去集聚着码头、固废堆场、“散乱污”企业、养殖场、危旧民居、渔民住家船和作业船等,“滨江不见江”,经过综合整治,如今变成了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和城市“生态客厅”。日益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质、清丽的山川,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污染防治好比是分子,生态保护好比是分母,要对分子做好减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分母做好加法扩大环境容量,协同发力。”这十年,从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到全面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到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成就非凡,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徐徐铺展,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享受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福建长汀河田镇芦竹村村民蓝晓红有一张珍藏了十几年的老照片,照片里,“山是秃头山,水是黄泥水”——那是她家鸡场最初的模样。要养鸡,先种树。通过人拉树苗,肩挑溪水,树一棵一棵栽,绿一寸一寸长,7000多株桂花、1000多株红豆杉、300多株罗汉松和500多株红叶石楠陆续在红土里扎根。生态向好,换来的是养殖场的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去年的销售额近1000万元。熟食包装纸盒上,一句话格外醒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当地群众的心声,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放眼神州,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一个个旧貌换新颜的生态故事,生动地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曾一度受到严重污染,经过持续治理攻坚,“汾河晚渡”如诗如画,汾河景区成为太原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站在汾河岸边,听到汾河逐步实现了“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点头称赞:“真是沧桑巨变!”这是对成绩的肯定,也是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盎然绿色必将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生态必将日益成为幸福生活的常态。(本报评论部)



  
[工业] 电池行业迎来增长新机遇,市场前
[农业] 乡村振兴丨夏玉米每亩增收上百斤
[旅游] 可感知 可交互 可延伸 文旅新
[旅游] “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跨越千
[旅游] 雁门关下文旅兴 长城古隘焕新机
[农业] 供需联动释放农产品消费潜能
[工业] 云南昆明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
[农业] 让乡村既能寄托乡愁 也能承载梦
赋能乡村振兴 广东“新农人”飞
翱翔长空|解码吉林航空的精神传
安徽旌德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
美丽陕西:绿水青山里藏着幸福密
远山新绿 白沙雨林的两山答卷
开辟工业节水增效新路径,ai能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如何处理大
旧家具扔比买难 不妨从垃圾清运
新华视点:遏制农村高额彩礼 该
推进以旧换新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
以治理创新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花园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
《十堰市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美丽乡村建设要从房前屋后做起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