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明日启幕
加入时间:2023-02-25  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明日启幕

  2月25日,以“数字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在四川省成都市拉开帷幕。

  本届论坛由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

  论坛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以及四场平行分论坛。2月24日下午,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成果展”率先启幕。

  院士专家纵论前沿趋势,系列成果将重磅发布

  本届论坛聚焦数字赋能“双碳”目标的前沿趋势和创新实践。

  主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电子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任福继,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四位院士专家将从各自专业领域分享研究成果与思考。

  成果发布环节,数字碳中和认知中心公益平台筹备启动,《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重磅发布,“2022数字碳中和案例征集活动”成果和“碳减排数字账本”也将“出炉”,现场还将举行2023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轮值单位授牌仪式。

  搭建跨界融合平台,四大平行分论坛聚焦“数碳”之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数字化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将共同探索科技企业进一步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以及面临的市场机遇。同时,数字科技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典型案例也将正式发布。

  “绿色低碳数字生活”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者将围绕数字生活的细分场景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数字碳中和投融资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各路专家学者将聚焦数字碳中和投融资难点,探讨未来如何在实现“数字碳中和”过程中引入“金融活水”,进一步赋能高质量发展。

  “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分论坛将围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推动区域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发展”主题,汇聚思想力量,聚焦区域发展新动能与业态融合新场景。

  宣扬低碳发展理念,多样配套活动同步开启

  本次论坛将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进行,线上采用“元宇宙”形式,模拟主论坛、各分论坛、成果展等线下场景,观众通过数字孪生的方式参与线下会议,打造精彩的“元宇宙会议”。

  为“倡导绿色出行,促进生态文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还联合美团、滴滴出行、微博、小红书、keep等平台发起了“早春城市出行网民参与绿色发展”行动,活动充分发挥各平台优势,凝聚社会大众低碳化、绿色化发展共识。

  第二届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机构四川行也将同步启动。活动由四川省委网信办、数字经济投融资联盟等单位主办,旨在搭建数字经济领域投融资交流对接平台,推动四川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广集众智,凝聚共识,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搭建跨界融合平台,呈现一场思想交汇、成果丰硕的盛会,敬请关注。

[林业] 甘肃出台方案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
[旅游] 广西致力打造边境放心消费目的地
[旅游] 应用场景加速上新 ai+文旅擦
[工业] 杭州拱墅“评证合一”助企跑出加
[林业] 内蒙古力争2025年底基本解决
[林业] 筑牢防火屏障 守护林海草原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从企业含光量看老工业基地绿色转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石家庄市全力打造满意消费新生态
五一假期期间福建以旧换新带动消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北京海淀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