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

 
二阳比例升高 打疫苗还能防感染吗
加入时间:2023-05-27  来源:科普时报  
 

视觉中国供图

  当前,新冠病毒xbb变异株已成我国主流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xbb变异株感染比例从2月中旬的0.2%到4月下旬的74.4%再到5月上旬的83.6%,持续上升。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5月初发布的关于二次感染的调查表明,368名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参与者中,104例再次感染,多名再次感染者接种过加强针。据此有人认为,新冠病毒感染防不住,打疫苗也不管用了。
  
  真的是这样吗?科普时报记者为此采访了神州细胞集团董事长谢良志和丽珠生物副总经理胡振湘。
  
  打了疫苗后,为何还会再次感染
  
  谢良志解释,新冠疫苗在降低感染重症率和死亡率方面是有效的。但由于病毒频繁变异,国内外的原始毒株疫苗均无法预防新变异株的感染,因为原始毒株疫苗无法诱导出针对变异株足够有效的中和抗体。
  
  对此,胡振湘表示赞同:“我们的试验数据也验证了原始株疫苗对变异株的保护不够。在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中,20位已完成3针原始株灭活免疫且阳康后3个月的志愿者血清中,检测到的能与xbb毒株结合的中和抗体非常少,无法产生有效保护。”
  
  多价加混打能够发挥“1+1>2”的效果
  
  谢良志认为,接种针对性更强的新一代疫苗能诱导出足够有效的抗体。另外,新冠病毒有它的特点,但不是“异类”,“对”的疫苗照样能防住感染。“对”的疫苗是指定期更换疫苗毒株,就像流感疫苗每年更换毒株一样。“比如,四价疫苗对后续几代的新变异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保护效果,因而不需在短短几个月就更换疫苗毒株。”谢良志说。
  
  在胡振湘看来,“混打”即序贯免疫也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且能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阻止病毒进一步传播变异。
  
  “针对国内外已出现多个不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同时流行,且不同的变异株交替上升的现象,多价疫苗或广谱疫苗被认为将更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谢良志说,多价疫苗是应对多个不同变异株同时流行的最佳手段。比如,四价新冠病毒疫苗将四个变异株的抗原囊括进同一个疫苗中,极大地提高了疫苗对不同变异株的广谱交叉中和抗体滴度,能够发挥“1+1>2”的效果。
  
  业内普遍认为,病毒变异快、传播能力强、抗体滴度自然衰减等特点,决定了预防新冠病毒的疫苗接种策略应进一步增加针对变异的广谱性和抗体的有效性。
  
  精准改动变异位点,可实现“疫苗跟着病毒变”
  
  谢良志表示,疫苗研制工作中最理想的目标是研制出通用疫苗,即以一个疫苗预防更多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感染,不仅可以大大加强疫苗保护效率,还能延长疫苗保护期。
  
  胡振湘认为,精准改动病毒变异位点的氨基酸,就可以研制出对应的变异株疫苗。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值得关注的变异株及其序列之后,研发单位就会在现有平台上就病毒变异位点“以变应变”,而研制耗时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过程无需变化。因此,重组蛋白疫苗技术可以迅速研制出安全有效的变异株疫苗,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技术路线之一。
  
  “比如我们针对xbb分支设计疫苗时,也会将ba.5等逃逸能力强的毒株变异位点考量进去,进行优化。”胡振湘说,从目前的技术角度看,“疫苗跟着病毒变”是能够做到及时、可行的。
  
  “通过高效汇聚突变组合进行抗原设计,将赋予疫苗更好的广谱性。”胡振湘表示,这样能激发出针对比疫苗还晚出现的xbb1.16毒株的高浓度中和抗体。(记者 张佳星)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