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给城市留块荒野空间
加入时间:2023-05-2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晓燕
 
  5月22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物多样性主题发布会,会上提出,北京市积极开展自然带建设,在自然带内,“原则上只要不爆发病虫灾害就不打药,野草不拔除,落叶不清理,树木不修剪,树洞不填补”。减少人为干预,是为了提升区域内的荒野程度,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增加生物物种。
  
  大城市为什么要提升荒野度?提到荒野,会联想到“荒芜”“杂乱”等意象,似乎与城市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城市起初的发展是去荒野化的过程,成片的钢筋水泥森林取代了城市及周边大量的原生或次生的荒野,即便是城市中的公园绿地、林荫大道等,也是一些荒野地被进行大规模“改造”“美化”后的结果。
  
  当然,在城市发展中,会有一些夹缝中的荒野地,有时也会有一些土地由于各种因素被废弃多年,从而演变成荒野地。这些荒野地任由大自然主导演替出物种丰富的荒野空间。与依赖人工管理、可控的城市景观不同,这样的荒野空间“师法自然”,没有经过人为干预,反而因其原生性、多样性、开放性、偶然性的自然“本底”而充满野趣,独具魅力。
  
  城市绿地对改善城市生态,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等户外活动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绿地需要通过与周边环境统筹规划来设计,从而达到有序、和谐的目的,这是有必要的。但相对来说,经过人为干预的城市绿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相对脆弱。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稳步提升,目前已超过30%,与此同时,绿地的增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城市生态功能大幅改善,一些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还有待提升。
  
  生境多元的城市荒野空间,生物在自然状态下相互竞争适应,从而形成很强的地域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生态系统,能够高效且低投入地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也有机会作为其他类型绿地的连接带,发挥生态踏脚石的优势,从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两方面保护与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城市不仅需要绿地,也需要留点自然荒野。一座有着健康生态网络的城市,才能生生不息长远发展。随着荒野空间在城市得以合理保留与保护,城市中的“自然”就不再只是地图上的那点“绿色”标识,而是不断融入城市的生态系统,成为人类与自然长久和谐共生的一个新支点。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