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碧水行动

 
让大地之眼更加清澈明亮
加入时间:2023-06-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滇池、查干湖、白洋淀……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如同一颗颗明珠,装点着中华大地。
  
  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偌大的青海湖面展现在眼前,我被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当穿过都市车水马龙,走近静谧的武汉东湖,我被这繁华城市中的碧波所倾倒;当经过九转十八弯,与秋日里的喀纳斯湖撞个满怀,我被这藏在高山深谷间的秘境所吸引。
  
  中国有2万多个湖泊,湖泊是“活”在每个人身边的。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水,有相当一部分取自于湖泊。无论是天然湖,还是人工水库,湖泊都在给我们提供着生命所需的宝贵资源。
  
  素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境内湖泊密布。闲暇时,约上志同道合的骑友,一同去东湖绿道骑车散步,是许多武汉市民的休闲选择。在东湖畔赏一会儿花,观一会儿鸟,疲惫一扫而光。
  
  这些年,中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不妨从“千湖之省”湖北开启一场生态之旅,走青海,入云南,进西藏,一起走近中国各地的湖泊,一同感受美丽中国的蓬勃脉动。
  
  这一路上,有绚丽的风景。
  
  被誉为“天空之境”的茶卡盐湖,镜子般纯净的水面吸引各地游客前去“打卡”;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这一路上,有丰富多彩的文明。
  
  自古以来,湖泊滋养了大地,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灿烂的文明。不同地区的湖泊,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洞庭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洞庭湖文化的包容性与多元性,为湖湘文化增添了精彩的一笔;江苏苏州东南方向的湖群,滋养孕育了江南鱼米之乡文化、桑蚕丝绸文化等诸多特色鲜明的文化……
  
  这一路上,能见证中国大地上为改善生态环境付出的努力。
  
  安徽合肥,2012年以来新建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出水标准,从源头净化入巢湖的水质;山东东平,控砂禁石,建设沿湖生态廊道,构建起“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网格化”监管模式,守护东平湖一湖碧水……
  
  一滴水,折射生态之变。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是反映流域系统、区域环境健康情况的一面“镜子”,在水资源供给、防洪抗旱、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湖泊,我们在不断努力,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曾经的“人进湖退”、侵占湖泊生存空间,到如今的“人退湖进”、追求人湖共生,更为科学系统的观念,加上持之以恒的保护行动,让湖泊的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了逆转,中国的湖泊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但是,我们仍不能松劲,湖泊治理与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的“向好转变”并不是“已经治好”。
  
  湖泊的生态环境问题,表象在湖里,根子在岸上。我们期待,通过系统治理和齐心协力的保护,这些大地的“眼睛”能够更加清澈明亮。(刘发为)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