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工业

 
突破民企绿色转型关键环节
加入时间:2023-08-27  来源:经济日报  
 
  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经济结构升级的新方向,孕育着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期待创新主体的新作为。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生产工艺、设备、技术的绿色低碳改造力度。
  
  作为全国占比90%以上的经营主体,民营企业既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节能减排降碳的重要贡献者。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绿色低碳转型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民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机遇所在;既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当前,在绿色发展目标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调整“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转型。在2022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有426家参与了污染防治攻坚战。
  
  与此同时,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中也存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卡脖子”风险、绿色发展投入与技术转化不足等问题。一些民营企业仍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困境,这既有对转型成本的考量,也有对政策和制度环境的评估。全国工商联出版发行的《中国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显示,民营企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投入成本高、技术限制、人力资源短缺、政策理解不透彻等。为此,加快推动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关键要优化和落实各项民营经济支持政策措施,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营造绿色转型生态。
  
  首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科学技术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要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主体作用,以关键绿色技术为突破口,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发展驱动力,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的自主研发和绿色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强协作,发挥彼此特长,通过深度联合研发、对外揭榜挂帅等多种方式,联合科研攻关,为绿色低碳转型夯实技术根基。推动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绿色低碳科技队伍,加快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其次,拓宽绿色低碳企业融资渠道。绿色金融是支撑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严格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提升财政资金激励绩效,对企业绿色化改造兑现财政奖补,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降碳、减排改造。建立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培育和引导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强化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推广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鼓励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加大低息绿色信贷支持,帮助民营企业降低绿色转型成本。
  
  再次,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挖掘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增长点。打造绿色工厂,研发绿色产品,构建绿色产业链。科学制定降碳目标,做好碳排放测算,升级生产工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能,树立企业绿色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利用数字赋能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将数据要素渗透于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切实降低企业碳排放。
  
  最后,营造绿色低碳转型良好生态。推动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既要企业自身履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企业家主体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长期支持与共同努力。政策环境是推动绿色转型的根本保证,要抓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民营企业应享尽享,切实提振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对不同主体类型的企业坚持一视同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经营主体活力。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生态,最大限度整合发挥各方力量和资源优势,营造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张再杰)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