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废旧汽车提身价有门道
加入时间:2023-09-19  来源:经济日报  
 
  各种型号的再制造车灯、再制造发动机、便携式储能电池琳琅满目……在近日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弘喜汽车”)展示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再利用研发成果,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弘喜汽车是重庆潼南区一家从事废旧汽车回收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企业。近年来,公司瞄准汽车后市场,开展底盘、动力电池等各类可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目前,公司已经布局建设发动机、变速器、车身、装饰件等多条再制造产品线,上半年实现产值近2亿元。”弘喜汽车发展规划部部长杜源说。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长,汽车后市场迎来发展机遇。记者在弘喜汽车的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对一辆辆报废汽车进行查验、预处理和拆解作业。“今年上半年,公司回收报废车近5万辆。”弘喜汽车制造部经理潘政勇说,精细化拆解是废旧汽车提升“身价”的关键,筛选出品质较好的零部件进行回收再利用,铝、橡胶、塑料等材料则被分门别类进入再生加工环节,提高资源利用率。
  
  “过去,报废车辆的部件往往被视为废物处理掉,造成极大浪费。”杜源说,如今,大到发动机、变速器、门盖,小到仪表、车灯、变速箱控制器,许多具有循环利用价值的部件经过再制造后重新投入使用,实现“变废为宝”,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的同时,大幅降低消费者维修车辆的成本。
  
  弘喜汽车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公司已建成多条报废汽车高效拆解线、精拆线以及再制造或再利用生产线,掌握了报废车高效拆解、零部件增材制造等多项技术,获得10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汽车拆解能力达到每年12万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增长,“退役”的锂电池如何创造出新价值?在弘喜汽车的电池回收处理车间,报废锂电池经过拆解、测试等工序,状态良好的电池部件被放上生产线进行重组。车间主任吴绪生告诉记者,经过筛选后的电池将用于低速电动车、储能电池、智能路灯等装置,实现梯次循环利用。目前,公司每年可回收处理退役锂电池1万吨,生产梯次电池产品200兆瓦时,相当于储电容量20万千瓦时。
  
  聚焦市场需求,弘喜汽车不断丰富梯次电池的应用场景,提高核心竞争力。最近,公司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光储充检换”多功能设备完成初打样。“这一设备以梯次电池作为储能组件,既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与电池系统检测、为低速电动车提供换电方案,还能为家用电器提供清洁能源,预计今年内将投产上市。”杜源说。
  
  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弘喜汽车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弘喜汽车的可视化管理智能大屏上,公司全年目标拆解量、库存情况、生产情况等各项经营数据一目了然。“借助数字技术,工作人员能直观了解各个回收网点的实时收车情况,方便开展业务监控、风险预警、数据分析等业务,实现数字化精细管理。”杜源说。
  
  弘喜汽车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出智能收车服务平台“车巢”。点开“车巢”平台,车价预估、车况查验、拆解管理、汽配商城等服务一应俱全,车主只需录入车辆信息、上传照片,线上评估线下取车,回收流程快捷高效。平台上线后,公司从以前一年回收1万多辆废旧汽车提升到现在一个月可回收1万多辆。目前,平台已拥有30多万用户。
  
  “我们将持续深耕汽车零部件循环再利用领域,提升再制造的工艺技术水平,布局发展汽车循环经济大数据网络平台、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等业态,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领跑者。”弘喜汽车总经理李黎说。(记者 吴陆牧)
  
  
[工业] 让民企吃下敢闯敢试定心丸
[工业] 瑞昌以竹编文化赋能废弃矿山生态
[林业]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亿元
[工业] 戈壁滩上 给绿电建起临时宿舍
[林业] 以数为媒 传承绿色记忆
[工业] 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保障
[旅游]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新时尚
[工业] 工厂游打开文旅新空间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西安打造书香之城 读者探索更广阔世界
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保障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