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旅游

 
激发乡村文旅内生动力
加入时间:2023-11-0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童梳云
 
  如今,依托文化和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成为不少经济基础薄弱乡村的选择。“村超”“村ba”的热情点燃了整个夏天,提供了一种全民参与的内源型乡村文旅模式;乡村民宿、亲子研学、特种兵旅游等一批新业态落地,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气象。所谓内源型乡村文旅模式,就是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可持续性培育地方文旅内生动力,让游客感受最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发展内源型乡村文旅,要立足于人才优势,通过培育、引进、挖掘一批优秀人才,全面统筹规划,发挥多元人才力量,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
  
  要强化乡村基层领导,提供组织保障。基层党组织是群众致富的领路人,乡村要振兴,就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要从日常管理、民主监督、工作考核、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构建科学规范、管理民主、充满活力的乡村干部管理机制,用制度激励乡村干部、以关怀凝聚人心。加强乡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增强领导能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针对乡村文旅产业发展需要,可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给乡村基层干部培训文旅专业知识,帮助分析本地文旅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系统谋划乡村新文旅产业发展规划。
  
  要引进新文旅商业人才,增强乡村文旅产业运营力量。乡村文旅属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更侧重于商业服务,需要大量懂文化旅游、了解乡村经济、有商业经营头脑的人才。各地可结合产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育计划,提供培训课程、实践机会和资金支持等,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邀请专业人士授课或提供实践指导,帮助新文旅人才快速成长。以项目化经营模式打造乡村文旅产业,通过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优秀的文旅商业人才加入运营团队,实现专业化运营。出台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商业人才关注乡村市场,投资乡村文旅产业,将经验和资本带入乡村,结合本地优势,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项目,推动乡村文旅提质升级。
  
  要重视从本地农民中挖掘培养人才。面对城乡差距等现实问题,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需要强化以农民为主体的在地化组织生产经营,实现经营收益本地化,保障在地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因此,在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时,不能只靠外来人才,而要重视挖掘培养本土人才。各地政府可与当地企业、学校等合作,共同开展乡村文旅在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委托式定向教学,为农民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和资源,在农民中培养一批懂乡村、懂网络、懂市场的新农商人才。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打造直播带货、新产品开发、文旅市场推广等产业链条,让本土人才各尽其职。各地政府牵头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创业比赛等,鼓励当地农民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组织开展文化交流、人才互访等,加强与其他地方的合作与交流,逐渐提高农民的专业素养和水平。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