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青州:发展生态农业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加入时间:2023-11-07  来源:中国环境报  
 
  山东省青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10月,青州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花卉产业富民,创造百亿产值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青州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级花卉标准化示范基地”。近年来,青州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重点优化花卉产业结构布局。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为“青州花卉”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制定《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根据青州市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花卉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持续推进花卉电商大数据生态链打造。构建青州花卉直播电商矩阵,全市80%以上花卉企业开通电商直播,聚集160个以上省内外知名花卉电商团队,吸引全市2000余名花卉从业者参与;完善中国青州花卉大数据平台,完成入驻花卉企业200家以上,花农1万户以上。三是运营花卉产业学院,培养产业链专业人才。持续培育壮大高科技花卉企业和花卉冷链物流企业、花卉直播企业,带动中小花卉示范企业(合作社)1000家,带动种植户1万户,年花卉种苗生产能力7000万株。
  
  青州花卉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明显。“青州花卉”品牌估值340亿元,持续列山东省优质农业品牌第1位。2022年,“青州花卉”产值110亿元、市场交易额126亿元、花卉电商交易额4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5%和11%。花卉温控设备和温室建设产业均占到全国市场份额65%以上,年交易额200亿元左右。
  
  建设品牌农业矩阵,引领生态农业发展
  
  青州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形成花卉、瓜菜、果品等农业支柱产业品牌矩阵。
  
  一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确保耕地环境安全。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与安全利用工作,完成高标准农业田建设3.3万亩;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增加地膜回收量290多吨,全市地膜回收利用率提高15%;支持、鼓励发展资源含量低、科技含量高、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小,有利于利用资源、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农业产品。二是实施农业品牌引领战略。2022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认证67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品牌保持在200个左右。据202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公布,“青州蜜桃”品牌价值15.06亿元,“青州柿干”品牌价值1.22亿元,“青州银瓜”品牌价值5.85亿元,“青州山楂”品牌价值2.05亿元。2022年,“青州花卉”等4个品牌入选“好品山东”,成为山东省委、省政府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的生态品牌代表。三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2家、省级8家,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两家,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两个。
  
  农业品牌引领战略成效明显。十年间,青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2年85.01亿元增长到2022年133.9亿元。2022年,全市果品总产值5.6亿元,瓜菜总产值60亿元。2022年获评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个镇获评国家级产业强镇,两个镇获评省级产业强镇,两个镇、4个村获评潍坊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示范集体。
  
  
[农业]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贡献
[旅游] 旅游市场开启双11年度促销盛宴
[农业] 新疆富蕴县:阿勒泰羊产业升级助
[林业] 治沙又致富 闯出绿色路
[农业] 稳健机制筑牢粮安根基
[林业] 湖南汉寿:播撒防火种子 守护绿
[农业] 综合利用 盐碱地变丰产良田
[旅游] 超长假期或带火旅游市场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补短板巩固垃圾分类成果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
部分城市机械车位长期闲置沦为摆
坑老陷阱花样百出 如何守好老人
四川多地蹚出秸秆五化利用新路子
武汉以设计赋能城市更新
着力打造美丽中国高原特色样板
漫步休闲街区 感受城市新变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文明之风 如何赋美乡土中国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