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旅游

 
昔日牧业村变身旅游明星村
加入时间:2023-11-0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深秋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晴空万里,崇山环绕,炊烟袅袅。游客在民族文化墙绘前拍照留念,农家乐里飘出阵阵饭香,文创店内摆着各类民族特色纪念品……这座昔日的牧业小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明星村”。
  
  博格达尔村“咱家小院”农家乐老板朱生娟正和店员一起忙着为旅游团准备午餐。农家小院内,蒙古包、哈萨克毡房别具一格,游客可以在里面品尝特色烤肉、羊肉抓饭等新疆各民族美食。“我希望能让更多疆外游客来我们村打卡,了解当地文化,享受新疆特色美食。”朱生娟说。
  
  刚从“咱家小院”用完午餐的新疆塔城游客贾女士十分感慨博格达尔村营造的特色文化氛围。“这里一下把我拉回到小时候的生活情景,”贾女士说,“村子里放的那些牛车等老物件都是我小时候见过的、使用过的。这个村子是我这次旅行的一个惊喜。”
  
  近年来,随着温泉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博格达尔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积极探索“产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形成了集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产业链。
  
  博格达尔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也带动当地村民找到了致富新路。“萨亚乐”牧家乐老板依曼艾力·道力达曾是一名厨师,乘着村子发展旅游的东风,他返乡创业,把自家院子改造成了几间特色民宿。据了解,在博格达尔村,不少人像依曼艾力这样改造自家农房,开起民宿、餐厅,实现增收致富。
  
  近两年,依曼艾力的农家院营业收入十分可观,他在自己创业增收的同时,还聘请了本地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青年在他的农家院就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不遗余力地向年轻人传授自己烹调冷水鱼、烤全羊的厨艺。“我希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即使之后离开博格达尔村,也能有一技之长。”依曼艾力说。
  
  据介绍,博格达尔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新建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经济创业园,成立旅游合作社,盘活闲置房屋打造特色民宿等,同时吸纳本地群众就业100余人。今年,博格达尔村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达5000余人次,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走在博格达尔村,文创小院、乡村书屋、射箭场等一应俱全,村里还开发了研学体验、展示观光等服务。“我们希望持续培育旅游新业态,让更多人了解博格达尔村文化,同时带动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博格达尔村党支部书记阿衣古丽·居马太说。(记者刘羽佳 路一凡)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