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香港绿色发展动能充沛
加入时间:2023-11-28  来源:经济日报  
 

  11月20日,香港首座面向公众的加氢站——中国石化香港凹头加氢站正式启动建设。这也是中国石化在境外开工的首座加氢站,建成后将成为“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的综合加能站,每日加氢能力达到1000公斤,能够为香港的公交车、物流车辆、私家车等提供全天候加氢服务。

  对香港而言,加氢站不仅仅是简单的基础设施,更标志着香港在呼应国家发展战略、提高施政效率、发展创新科技方面迈出新步伐。

  国家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香港已经在2014年实现碳达峰。为配合国家的“双碳”目标,香港特区将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争取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水平上减半。氢燃料是关键的碳中和能源之一,我国已经发布了第一个氢能发展中长期计划。从2022年开始,内地多个省份出台氢能发展规划,今年更因为大批新能源制氢项目的投产被业界称为“绿氢元年”。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宣布将制定《香港氢能发展策略》,推动新能源使用及供应,引领绿色转型。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规划,2035年之前将会完全停止新登记燃油及混合动力私家车。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香港2022年有私家车57万多辆、公交车12万多辆、货车11万多辆,新能源车辆的替代需求巨大。对于在公交车中占大部分的双层巴士以及货运车辆中的重型卡车来说,氢气加注速度更快、动力更强劲,是能源转换的优先选项。

  从发展创新科技的角度看,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展氢能产业能带动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在海水制氢材料、氢燃料电池研发方面取得进展。香港科学园现在有两个研发平台,分别关于医疗科技、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科技。香港特区政府将在2024年筹备建设第三个研发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续发展,首阶段支持不少于50个研究项目。

  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速度也反映出新一届特区政府“动能”的充沛强劲。今年4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率领由特区政府官员、立法会议员组成的大湾区访问团到访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为内地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所震撼。之后,内地新能源车企的引进、新能源基金的拨付、产业规划的编制陆续落实,特区政府甚至成立了一个颇具内地色彩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主动作为、紧盯落实的实干作风令人耳目一新。

  香港首个加氢站规划第一阶段以大湾区内地城市氢能跨境运输为主,逐步实现站内制氢、光伏绿电制氢。香港目前的太阳能装机总量不足5兆瓦,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香港有30多万栋建筑物,广泛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后预计每年可发电8.8亿千瓦时,特区政府也已经拨款在合适的水塘及堆填区安装较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系统。丰富的新能源应用场景将为“东方明珠”增添更多光彩。(刘 亮)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农业] 一个村庄的生态逆袭与共富密码
[农业] 建设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旅游] 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工业] 让民企吃下敢闯敢试定心丸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