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贵州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加入时间:2023-11-29  来源:人民日报  
 
  苗岭深处,一个个产业基地里热火朝天,新收获的农特产品即将运往各地;黔北高原,一座座茶山绵延起伏,青瓦白墙的传统民居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行走在贵州的村寨,一幕幕丰收景象在眼前铺展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贵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产业兴旺,钱袋子越来越鼓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车江大坝在氤氲中渐渐揭开面纱。月寨村村民石珍早早出门,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一起移栽新一茬菜苗。
  
  月寨村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石珍的家门口,是万亩连片坝区。在没有平原的贵州,这实在难得。
  
  “以前土地不平、各自耕种,收成只够养家糊口。现在土地平整,规模种植,一年四季种菜、种粮,亩收入超过1.5万元。”石珍指着平整好的300多亩蔬菜基地说。
  
  2020年,榕江县在车江大坝坝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导规模化特色种植。而今,坝区已吸引25家经营主体入驻,今年前三季度采收农产品3.04万吨,产值上亿元。
  
  距离车江大坝200多公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的一座食品生产车间里,金灿灿的刺梨果经过筛选、清洗、压榨、杀菌、灌装,变成畅销饮品。而就在前些年,这种浑身带刺、口感酸涩的野果子一度乏人问津。
  
  “我们组织团队,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种刺梨产品,今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贵州王老吉刺柠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继曾介绍,2018年,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广药集团王老吉公司在惠水县建立生产研发基地,培育壮大刺梨产业。
  
  如今,刺梨产业成为贵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截至2022年底,全省种植刺梨210万亩,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带动超21万名群众增收,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刺梨、辣椒、蓝莓、李子等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产业集群6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6个……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贵州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关键之举。
  
  乡村和美,有颜值更有气质
  
  走进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只见山上茶园延绵苍翠,山下荷塘波光粼粼,一栋栋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掩映在青山秀水之间,与稻田、炊烟、远山相映成景。
  
  在龙凤村广场上,七旬老人祁承烈为游客唱起了花灯戏。唱词由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凑成,围绕吃饭、穿衣、住房等生活场景,生动反映农村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龙凤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系统改造农村房、水、电、路、厨、厕,建成人工湿地,修通硬化道路,整修古朴民居,搭建廊桥水榭……昔日穷山沟,如今走在乡村振兴前列。
  
  在贵州,越来越多的村庄、庭院正在变美。近年来,贵州实施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现行政村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完成新建、改建农户厕所22万户。
  
  建设和美乡村,贵州既提颜值,又提气质。
  
  今年3月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篮球赛事不断。从村级赛到省级联赛再到全国总决赛,这个仅千余人口的小山村惊艳全网、火爆出圈。
  
  台盘村因乡村篮球大赛走红,背后是体育精神与民俗风情的融合。“不要赞助、不收门票,追求的是一份纯粹的热爱。”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岑江龙说,村里的篮球赛历经80多年,如今蓬勃发展,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谋发展
  
  六盘水市水城区以朵街道滴水岩村,延伸的乡间小道,将水上乐园、露营基地、精品民宿串联起来,令人流连忘返。
  
  2021年以来,水城区立足农村特色资源禀赋,将全区179个村(社区)分级分类,在45个示范引领村居探索建设产业型、工矿型、文旅型、生态型、康养型“五型”村居。其中,滴水岩村规划建设文旅型村居。
  
  文旅型村居,究竟什么样?滴水岩村党支部邀请党员、在外公职人员、大学生等建言献策,绘制出以瀑布景区为核心,配套种植、游乐、民宿、养殖、美食等“一景五区”产业发展蓝图。“只有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才能把村子建设好,把文旅产业发展好。”滴水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开态说。
  
  今年1月,贵州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千乡争创、万村提升”示范创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是贵州单体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街道逐步探索出一套有别于农村、不同于城市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我们将148个楼栋划分为29个网格,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柏杨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晓东介绍。
  
  此外,贵州今年还选派1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实现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覆盖,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报记者葛燊、何宇澈、苏滨、陈隽逸参与采写)
  
  
[工业] 让民企吃下敢闯敢试定心丸
[工业] 瑞昌以竹编文化赋能废弃矿山生态
[林业]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亿元
[工业] 戈壁滩上 给绿电建起临时宿舍
[林业] 以数为媒 传承绿色记忆
[工业] 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保障
[旅游]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新时尚
[工业] 工厂游打开文旅新空间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西安打造书香之城 读者探索更广阔世界
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保障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