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示范创建

 
上海宝山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
从城中村到智慧城
加入时间:2023-11-29  来源:中国环境报  
 

  从最早的脏乱差“城中村”,到如今绿意环绕的南大智慧城,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南大地区用了十年。如今,南大智慧城在环境品质、综合交通、行政规划方面不断发力,着力打造立体之城、海绵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产业之城。近日,记者来到南大地区的数智中心等地参观,看到了蝶变后的南大地区。
  
  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表示,新时代的宝山,承载着吴淞开埠“开放立区”、建设宝钢“实业兴区”的深厚积淀,迈上了“科创强区”的新征程。“十四五”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的总体定位,全力打造现代化转型的样本。
  
  早在2018年,宝山区的南大地区、吴淞地区、普陀区的桃浦地区、闵行区的吴泾地区、浦东新区的高桥地区共同被列为上海五大重点转型区域。目前,南大智慧城和吴淞创新城脱胎于南大地区、吴淞地区,已成为宝山区推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奕奕介绍了南大智慧城和吴淞创新城的模式差异。宝山花了10年时间将南大地区6平方公里全部收储,现在进入整体开发阶段;围绕吴淞创新城转型开发,宝山则于去年创造性提出“企业自主转型+政府局部收储”的新模式。
  
  南大地区的转变,是宝山区全力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的缩影。十年前的南大地区,皮革化工集聚区,垃圾成堆、污水随排。2009年,南大地区被列入上海市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整治工作被提上日程。在南大地区整治过程中,被污染的土壤和水源修复是首要问题。南大环境治理技术服务中心首创“修复工厂”模式,对污染的土壤进行统一收治、统一利用,修复后统一回填。并通过构建“两带、两廊、六脉、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打造水绿交融、疏密有致、多样生态的南大海绵城市系统。截至目前,已完成南大地区9.5万平方米土壤修复、3.5万平方米地下水修复,处置建筑垃圾99万吨。
  
  陈杰介绍,作为传统产业重镇,宝山区的绿色低碳转型有难度,但更有典型意义。近年来,宝山坚持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注重形成从长远布局到近期部署、从总体策划到具体安排、从全面统筹到重点突破的推进体系,已经发布“样板区”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年内还将发布配套支持政策,瞄准低碳供应链这一牵动性抓手,下好先手棋,争当排头兵。
  
  在平台打造方面,宝山区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高质量的低碳供应链数据库和碳排放因子数据库,集成长三角碳足迹评价数据库,目前平台已经开发完成。
  
  在核心功能区建设方面,宝山区参建宝武百亿绿碳基金,加快打造碳服务核心功能区,推进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园区的示范样板。
  
  同时,宝山区聚焦能源转型,推进重点行业清洁能源替代,大力发展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今年全区新能源领域投资备案项目和总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1%和329%。
  
  聚焦项目落地,宝山区揭牌“长江湾”碳科技园,启动上海碳峰科创园项目,上海首个数字化与实景展示交互低碳建筑馆已于7月份正式运营,不断吸引不同领域细分赛道上下游企业,打造更具韧性的产业链。聚焦金融支撑,宝山区积极配合上海申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筹建全市首家绿色金融研究院,打造“碳中和”银行网点,支持区域内龙头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探索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陈杰表示,面向未来,宝山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实施意见的要求,更好推动高水平改革开放,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丁波 见习记者杨露)

 


  
  

[工业]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工业] 青岛探索“点单”执法帮扶新路径
[工业] 四平“十六条”举措规范涉企检查
[林业] 多举措防全天候守 各方全力以赴
[林业] 内蒙古各地有序推进解决草原过牧
[林业] 青海省林草局评选出10个最美自
[林业] 甘肃高台修复退化林提升森林资源
[旅游] 新疆旅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新疆阿克苏:生态+旅游让绿水青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自贡市委书记邹自景:加大秸秆禁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新规施行后 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宜居需求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