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延边州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加入时间:2023-11-30  来源:吉林日报  
 

  自今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延边州初步建成多部门联动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一张网”基本形成,固体废物监管体系盲区基本消除,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风险防控,还助力了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无废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延边州成立以州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相关部门启动《延边州“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对全州各类固体废物基本情况作全面调研,通过座谈会、评审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有关各方和专家意见。《实施方案》目前已由22个州直部门联合印发,共计38个指标和14个重点项目,分解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节点计划,做到目标任务有清单、工作进度有时限、责任落实有归口。

  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专班运作,建立完善部门会商、指导帮扶、包保督办、调度销号、考核评估五项机制,组建“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库,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制定延边州“无废城市”建设任务责任清单,厘清各部门固废管理责任,明确了管理边界,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发改、工信、住建、农业农村、市场监督、商务等部门分工合作增效,形成固废防治大环保统筹管理新格局;项目建设有效推动,突出环境问题导向,聚焦项目谋划申报,实施“无废城市”项目包保帮扶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州14个重点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已投产项目9个、试运行项目2个,在建项目1个、未开工1个、办理前期手续1个,谋划包装项目5个,全州各类固体废物本地无害化处置能力达到每年80万吨;广泛宣传源头减排,推进延吉、珲春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对公共机构、学校、医院、大型商超的分类设施、分类标识等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努力提高全社会“无废城市”创建意识,推动全民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日益完善。投资4.5亿元的延吉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自2017年运行以来,负责收集、转运、处理延吉市城区和54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100%。该项目还负责接收龙井市、和龙市、图们市、汪清县及珲春市的生活垃圾入场。2022年,累计接收生活垃圾33.87万吨,实现上网电量8797.5万千瓦时。

  医疗废物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建成。作为延边州唯一的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机构,延吉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医疗废弃物处置项目自运行以来,不断扩大集中处置覆盖面,与全州8个县市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口腔医院等签订医疗机构数现达到1246家,医疗废物集中收集覆盖率已达98%以上。该项目处理工艺采用“热解炉+二燃室+尾气净化系统”处理技术,达到无害化、减量化目标。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以专车、专人、专线的作业方式,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登记、暂存、处置,收集、运输、处置全流程实行闭环管理,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现达到100%。

  餐厨废弃垃圾处理体系初显成效。延吉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以下简称延吉餐厨项目),作为国家级第二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处理试点城市项目,现已开通5条收运线路,配置5辆专用餐厨垃圾运输车和2台2吨废弃油脂收运车辆,负责对延吉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大型商超、饭店等400余家单位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进行定期收运。

 

[工业] 让民企吃下敢闯敢试定心丸
[工业] 瑞昌以竹编文化赋能废弃矿山生态
[林业]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亿元
[工业] 戈壁滩上 给绿电建起临时宿舍
[林业] 以数为媒 传承绿色记忆
[工业] 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保障
[旅游]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新时尚
[工业] 工厂游打开文旅新空间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2元吃席 40年不变的乡村文明
五一假期黄金消费升温 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广西公布未来3年美丽广西建设的计划表
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将产业转型嵌入城中村改造
西安打造书香之城 读者探索更广阔世界
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保障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