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鄞州以无废之力促全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
加入时间:2023-11-3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傅龙炜 黄洁琼 |
|
|
“‘无废4s店’的创建带给我们的变化太大了,原先车间里油漆味很大,机油桶、废油漆桶堆放也是杂乱无序。现在整个车间可以说是焕然一新。”走进宁波利之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维修间,经理对这两年来车间的变化赞不绝口。他们以浙江省级百优“无废城市细胞”创建为契机,一举实现了固废减量化、危废无害化、低碳普及化。
宁波利之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变化,正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鄞州区紧紧围绕“七创争先”目标任务,全力打造系统高效、普惠共享的“无废城市”鄞州模式,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打造高颜值绿色生态首善之区,让生态环境“含绿量”更高,经济发展“含金量”更足。
美丽鄞州建设越走越实
鄞州区全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美丽鄞州建设越走越实。
铁拳治气,用心呵护“天空蓝”,逐步实施全区挥发性有机物精细化管控,全面开展电镀、铸造等重点行业整治,全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1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93.1%,较去年同期提升6.3个百分点,2021年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美丽鄞州天更蓝。
强化固废污染防治,全区生态乡镇不断涌现,已累计打造国家级生态镇8个、省级生态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10年提升,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榜首,获颁“清源杯”,美丽鄞州图更亮。
“无废城市”建设越走越深
鄞州区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合力共建“无废城市”,以“无废”之力促全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绿色工厂创建,推动工厂用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2022年成功创建76家三星绿色工厂和6家五星绿色工厂。
加快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收运“三网融合”,5个镇(街道)先行先试“一站式”收运模式,累计签约企业1700余家,收运一般工业固废4800余吨,全区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
解决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打造“1+3+n”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开展以“搭把手”品牌为试点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建设,2023年上半年,全区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量达70977吨。
不断完善农业废弃物收储体系,制定《鄞州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补助办法实施细则》和配方肥“抓大放小”管理模式,高效促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2022年,农膜回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98%以上,位于宁波市前列水平。
深入普及“无废”理念,扩大“无废细胞”触角延伸范围,完成宁波市首批“无废集团”“无废社区”“无废家庭”“无废码头”“无废商场”等“无废城市细胞”创建,累计创成170余家。
全域减污降碳越走越宽
鄞州区协同推进“稳一强二优三”,全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稳步推进。
开展对1个镇和11个村(社区)的低碳建设试点,其中湾底村立足“全环赋能、低碳示范、数智治理”,落实“四法减排”,引入清洁能源改造、绿色农业升级、数字湾底建设等40余个项目,打造“都市乡村碳中和示范区”,实现碳减排近1000吨。
全力开展产业改造升级,完成“低小散”企业整治720家,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260台,实现节能13.39万吨标煤。目前,全区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工厂已达38家。
区域减污降碳标杆项目通过源头替代和沸石过滤浓缩rto系统,累计减排挥发性有机物超过500吨,年减少碳排放量1414吨。
2022年,编制《鄞州区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五年实施方案》,旨在提高林分蓄积,提升碳汇能力,美化自然环境,增强生态安全,构建高效稳定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
下一步,鄞州区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做好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推动“无废城市”星级建设再攀新高,助力全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者单位: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鄞州分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