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增绿举措

 
种下牧草绿 治愈盐碱白
加入时间:2024-07-03  来源:科技日报  
 

  黄河三角洲高产紫花苜蓿“中苜4号”迎来丰收季。近日,记者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内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盐碱地中心”)采访时看到,一片片“牧草绿”取代了过去的“盐碱白”,“中苜4号”显示出旺盛生命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学科主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盐碱地中心“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骨干杨青川指着这片苜蓿地,展望丰收场景:“最近我们就要收割,相信产量不低。”
  
  “中苜4号”是杨青川团队历时多年研发的新品种,已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
  
  眼下,越来越多“中苜4号”正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孕育、推广。
  
  盐碱地曾是“寸草不生”的代名词。但科技改变了盐碱地旧貌,不仅耐盐碱水稻、小麦、大豆及高粱等粮食作物茁壮成长,耐盐碱饲草也发展起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盐碱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种康认为,利用盐碱地发展饲草产业有巨大潜力。
  
  “目前,粮食安全风险更多体现在饲料粮和饲草方面。”种康说,美国动物饲料近70%来自饲草,而我国不到20%,其余依靠谷物来支撑,导致饲料粮在粮食总量中占比过半。
  
  “饲草是指茎叶可作为食草动物饲料的草本植物。”山东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研究员贾春林介绍,“饲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饲养家畜的首选。”
  
  在耕地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寻找新的饲草种植地?贾春林和同事将目光投向了黄河三角洲广袤的盐碱地。
  
  在2023年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大会上,贾春林团队选育的“峰单17”从56个参选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榜眼”。2023年,“峰单17”在黄三角农高区轻中度盐碱地大田的试验产量达每亩3.1吨。目前,该品种以区域性独家代理方式转让给企业,为成果大面积推广按下“加速键”。
  
  在黄三角农高区,类似的牧草科研团队还有很多。他们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如何在盐碱地里种出更多优质牧草?
  
  答案在5月11日的成果发布会上揭晓。当天,国家盐碱地中心“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启动暨新品种新技术发布会在黄三角农高区举行。该团队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12家科研单位的24位专家,贾春林成为首席专家。
  
  国家盐碱地中心副主任刘兆辉表示,“耐盐碱牧草新品种选育”核心攻关团队承担着国家盐碱地中心牧草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突破等任务,是国家盐碱地中心牧草领域科研工作的关键力量,更是做好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依托和支柱,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科研时间表已制定,目标也已明确。贾春林表示:“我们对耐盐碱牧草新品种的选育创新充满信心。”(记者 王延斌)

 

 

  
  

[旅游] 旅游业流动的中国映照经济活力
[旅游] 银发族候鸟开启秋冬旅居
[林业] 甘肃张掖山丹: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林业] 广西聚力护松三年 筑牢生态屏障
[农业] 保护黑土地 大国粮仓更稳固
[农业] 农业面源污染要突出区域性系统治
[工业] 西安10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
[林业] 内蒙古赤峰:林下生金 看生态与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加快引导退役光伏组件绿色高效回
未开发山区垃圾遍地 不能只靠志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2030年
六安裕安区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
农业大县如何做好废弃资源再生利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卷尺哥
青岛城阳:全域发力绘就乡村新画卷
重庆到2023年美丽城市建设实现全覆
城市更新 如何保留独特底蕴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