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内蒙古突泉县:党建引领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入时间:2024-07-09  来源:新华财经  
 
  近年来,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东杜尔基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广大干群兴产业、优生态、富口袋,在基层一线彰显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形象。
  
  蛟流河水自大兴安岭老头山蜿蜒而下,在突泉县东杜尔基镇境内汇聚成了面积达7000亩的明星湖。“好水出好米”,近年来,东杜尔基镇党委带领明星村党支部以建强基层组织,实现“景村共建”、加强智力支撑,实现“农旅共融”、补强发展短板,实现“村企共赢”的“四强四共”模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东杜尔基镇党委班子成员全部到明星村现场办公,研究“稻香渔歌”产业园项目规划、推进明星湖旅游景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等,依托明星湖优越的区位优势,引水入园建设庭院水系,逐步形成“大田水稻赋能高产,庭院水稻绿色有机”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在东杜尔基镇明星村的水稻田内,稻苗郁郁葱葱长势正旺。突泉县农科局的技术人员正在对农户开展稻渔共生的技术培训,并向农户免费发放鱼苗和蟹苗。
  
  “每年我都会在稻田内放些鱼苗,采用这种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后,水稻和鱼的品质都提高了,周围环境也变好了。”东杜尔基镇明星村村民周维说。
  
  为做大做强水稻产业,东杜尔基镇党委创新推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领村“两委”成立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当地优质水稻生产种植,从产前的良种选配到产中的技术服务,再到稻谷的收割、加工和销售,合作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东杜尔基镇党委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培育四个示范样板村,通过支部引领、能人带动、产业支撑、健全机制四项举措,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壮链、补链发展。
  
  作为四个示范样板村之一的明星村,如今,已发展庭院水稻种植户120户280亩,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农户通过“合作社保底回收、微耕稻米认领、庭院认领租用、发展渔家乐、稻花鱼销售”五大途径,进一步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了“方寸地变增收园,一院多用、一院多收”的良好效益。
  
  依托明星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环湖旅游项目,丰富“湖”光生态,建设明星景区环湖路一日游配套设施,争创4a级旅游度假区;打造“注意力经济”,举办环湖马拉松、自行车赛,开发水稻伴手礼等,邀请网络达人进行直播,抓住流量,吸引游客眼球,带动本地产品及周边产品销售,助力农户多维度增收;带领村集体以“一摸、二谋、三管”措施,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示范户”的三联合模式,积极扩大肉牛养殖发展;积极引入庭院经济新元素,通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户改扩建庭院,发展庭院冷棚香瓜、庭院水稻、庭院民宿,逐步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实现方寸地变增收园,百姓内生动力有效激发。
  
  同时,东杜尔基镇全面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全体党员齐上阵、共治理,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有力降低自然灾害危险;区域绿化建设有力推进,完成多村“三北”项目补植工作,旅游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生态化一体推进,多管齐下、内外兼修,着力打造“颜值”与“气质”兼具的美丽乡村。
  
  落实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完成4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养殖户12242户,牛存栏32873头,户覆盖率49.89%;培树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村”“国家级森林乡村”三项荣誉集一身的杜祥村;2021年至今,先后获得内蒙古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镇、内蒙古乡村旅游重点镇(村)等荣誉称号……目前,突泉县东杜尔基镇8个行政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产业格局,村集体经济全部突破20万元……一个个简单数字的背后,是东杜尔基镇党委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努力与付出的真实写照。
  
  今年6月,东杜尔基镇党委再获殊荣——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东杜尔基镇党委书记杜长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自豪,话语里更透着一股子坚定:“组织给了咱这么高的荣誉,今后的干劲儿更足了。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将进一步通过党建统领全局,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曾令刚)
  
  
[林业] 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创新实
[工业] 解开企业固废危废管理心结
[旅游] 科技游持续升温 如何开辟文旅新
[工业] 清洁能源为新疆节能减排注入绿色
[旅游] 别被新型旅游项目忽悠
[林业] 我国新增22处国家重要湿地
[林业] 安徽马鞍山:四个转型打造林长制
[农业] 从一粒粮的旅程看大国粮仓根基稳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农业大县如何做好废弃资源再生利
通过国补换新家电后 那些被淘汰
从一烧了之到变废为宝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高需求低入住率考验养老服务的精度
城中村改造提速 开发商抢夺房票客户
让住得更好照进现实
多地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落地见效
以高质量发展托起群众的幸福梦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