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频

 
秦皇岛:一湾碧海哪里来
加入时间:2018-09-2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徐运平 宋飞
 

图为志愿者在海港区金梦海湾清理海洋垃圾。曹建雄摄

  核心阅读
  
  如何保持近海海域水质良好、海滩环境优美,是沿海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的秦皇岛市,通过陆海统筹,构建综合治理体系,实施综合生态修复,使海湾、沙滩环境明显提升。
  
  “海水更清了,海滩也更干净了。”最近,来河北秦皇岛海边度假的游客李怡然对这儿的环境赞不绝口。游客感受到的美,背后是秦皇岛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秦皇岛市位于渤海湾中心地带,拥有1805平方公里海域,海岸线长162.7公里,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秦皇岛深入开展北戴河及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河长制”“湾长制”“湖长制”为抓手,陆海统筹,每一米河道、每一米沙滩都有人监管;积极推进岸滩修复和海洋生态恢复,让一湾碧海更加清洁。
  
  “海湾、沙滩是秦皇岛的生命线和会客厅。”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这一湾碧海。”
  
  统筹陆海综合治理,呵护一湾洁净海域
  
  流水潺潺,鱼儿嬉戏。在卢龙县刘田各庄镇附近的饮马河畔,村民三三两两在沿河公园散步。“以前河水又脏又臭,大家都躲着走。现在水清了,大家没事就过来转转。”村民王秀芬说。
  
  2017年10月,饮马河水质退出劣ⅴ类,成为秦皇岛市最后一条退出劣ⅴ类水质的河流。
  
  治海先治河,河净则海清。2015年起,秦皇岛市实行河长制,将全市16条入海河流进行分段分片管理,并实行“日巡查、周报告、月调度、季点评”的考核机制。2342名河长、17名河道参谋、41名河道警长上岗。
  
  通过全流域治理体系的建立,让每一米河道都有人管;综合运用自然、物理、生态等多种修复办法,彻底治理河流环境。
  
  经过努力,秦皇岛清理河道垃圾82万立方米,封堵排污口526处,关停整改临河养殖场2317家,整治涉水企业272家。
  
  “作为一名基层湾长,不仅要守好滩,更要看好这片海。”每天,金梦海湾管委会主任马治国都和志愿者一起维护海滩环境。2017年,秦皇岛市成为全国湾长制试点城市,打通了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实行湾长制,让每一米海岸线都有人监管负责。出现问题在第一时间有人发现、通知和修复。”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局长陈小虎介绍,目前秦皇岛已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湾长制综合监管体系。89名湾长对全市海岸线和滩涂湿地范围进行了踏查测量,形成“一湾一档”。持续开展海岸沙滩环境卫生和渔船渔港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清理各类海洋垃圾、大型藻类7520多吨,清理、拆解涉渔“三无”海洋船舶1460艘,平整沙滩100多万平方米。
  
  目前,秦皇岛河水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特别是石河、洋河水质由ⅳ类提高到ⅲ类以上,饮马河告别劣ⅴ类水质。今年1至8月,秦皇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100%。北戴河8个海水浴场一类海水水质达到95.5%,处于全国前三名。
  
  修复沙滩,深度清理海滩、海面、海底垃圾
  
  绵延61.5公里的金色海滩是秦皇岛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看似一成不变的沙滩,其实也会“衰老”。对海滩的“保养”,是岸滩修复的一个重点。
  
  “特别是近几十年,秦皇岛的海滩逐年变窄和变陡,沙粒粗化,岸线快速蚀退,形成严重的海岸侵蚀灾害。”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海洋环境实验室主任张甲波介绍,自2010年,秦皇岛市共计申请国家资金10亿余元,完成侵蚀岸线修复、能力建设、应急处置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类项目30余项。
  
  作为国家第一批“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试点城市,秦皇岛实施了海岸整治修复工程、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控工程,对侵蚀岸线进行整治修复。今年,秦皇岛将再度投资8500万元,对金屋浴场至浅水湾浴场侵蚀岸段沙滩进行修复。
  
  “目前秦皇岛沙质岸滩退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入海口生态功能和河口岸线亲水功能得到恢复。”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资环科刘家友介绍。
  
  为维护海滩的洁净,秦皇岛市加大清扫维护力度,同时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如今,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主动捡拾垃圾的身影,已经成为海滩上的一道风景。
  
  生态修复,功夫不止在岸上。初秋的海水已经有了凉意,可16位“全副武装”的潜水员却潜入海底。近日,志愿者们对北戴河新区金海滩浴场的海滩、海面、海底的垃圾进行了一次“深度清理”。当天,潜水员清理海域面积1.8万平方米,打捞上来地笼、渔网、塑料垃圾约300公斤。“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苑志强说:“这是今年第三次清理海底垃圾。我们会坚持下去,希望能带动市民和游客,共同保护我们的这片海。”
  
  修复海洋生物底栖环境,浅海退养减少污染
  
  大海是滋养生命的母亲,但它的乳汁并不是取之不尽的。近年来,秦皇岛致力于海洋生态恢复,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修复海洋生物底栖环境,恢复海洋生物群落,增殖渔业资源,净化海水水质,用实际行动反哺海洋。
  
  在北戴河深蓝的海底,一块块人工鱼礁纵横交错,为鱼虾搭起了栖息繁衍的“家园”。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资环科李雪冬介绍,目前秦皇岛累计完成海洋牧场建设投资5.6亿元,投放天然石块、水泥构件等人工礁体402万立方米,建成以人工鱼礁为主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9.8万亩。近三年,陆续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8处,总面积达到4906公顷,带动了近海渔业水域养殖由单一养殖模式向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兼具的生态养殖模式的转变。
  
  一面抓建设海洋牧场,一面抓浅海退养、减少海水污染。“养殖扇贝会形成粪便等排泄物堆积,影响海水水质和生态。”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水产科科长王忠安介绍,秦皇岛从2012年开始启动浅海扇贝养殖退养工作,目前,海港区、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洋河口以东的浅海扇贝养殖已经全部退养,退养面积达12万亩左右。今年,山海关区和秦皇岛开发区已完成浅海扇贝养殖退养3万亩。
  
  这几年生态环境变好,鸟类数量明显增加。“观测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秦皇岛有525种鸟类,约占北方常见鸟类的一半。”秦皇岛观鸟协会副秘书长雷子说。
  
  据了解,北戴河湿地对维护近海水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秦皇岛加大岸滩环境修复力度,推进退耕还湿,对北戴河湿地进行封育保护。大潮坪长出了茂盛的水草,许多经年未见的候鸟又重新飞回这片湿地。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鉴定师。”来自北京的观鸟爱好者张棽说,“待到秋日黄昏,火红的赤碱蓬中飞起片片水鸟,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