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多地推出住房以旧换新配套支持政策
加入时间:2024-09-05  来源:证券日报  
 
  9月3日,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宣布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加码,追加第二批新房项目及经纪机构。
  
  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表示,成都市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反响热烈,截至目前,活动报名超千人,项目的客户到访明显增加,二手房挂牌、成交量均有上涨。
  
  目前,住房“以旧换新”正在全国广泛铺开并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多地加码住房“以旧换新”,通过出台配套政策助力其进一步落地见效,其中不乏支持异地住房“以旧换新”、保留旧房学区等“新招”。
  
  加码住房“以旧换新”
  
  近期,多地加码住房“以旧换新”。8月30日发布的《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调整优化房地产交易政策的通知》,在此前“换新购”购房活动的基础上,将对住房“以旧换新”的购房补贴调整为“每套新购住房不低于总房款0.5%的补贴”,并鼓励各区加大补贴力度。
  
  以加大补贴力度、减免税费等形式出现的加码政策在各地并不鲜见。上海在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启动后印发的《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以旧换新”居民家庭,给予住房置换期间过渡租房、装修搬家等适度补贴;淮安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到,对实施“以旧换新”的业主,在享受财政部、税务总局“以旧换新”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基础上,再给予新购买一手住房所缴契税100%的购房补贴。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当前各地在推进住房“以旧换新”时加码各类配套政策,通过优化房贷利率、首付比例、补贴等政策进一步鼓励业主参与“以旧换新”,有助于降低购房、换房的成本及门槛,提升其参与“以旧换新”的积极性。
  
  创新政策支持
  
  在上述较为常见的配套政策外,部分地区在支持住房“以旧换新”的过程中推出“新招”,创新对住房“以旧换新”的政策支持。
  
  《无锡市梁溪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商品房“以旧换新”3.0版公告》进一步扩大此前住房“以旧换新”活动范围,增加对苏州全市、常州全市等城市范围内存量二手商品住宅的收购。目前,仅有无锡市梁溪区及签署《湾区城市房地产市场联动合作框架协议》的11个大湾区城市支持异地住房“以旧换新”。
  
  南京等地则推出了参与住房“以旧换新”保留旧房学区资格的政策。据南京安居集团公告,“以旧换新”成功后,换购人可选择保留原存量住房施教区3年入学资格,以《存量房买卖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计算。
  
  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表示,保留入学资格等公共配套福利方面的优惠可以打消部分后顾之忧,对于置换人群有较大的吸引力。
  
  谈及未来住房“以旧换新”如何通过配套政策支持更好发挥作用,张宏伟表示,将住房“以旧换新”与保障性住房筹集相结合能够使其在去库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此外,住房“以旧换新”还能与“房票”等多元化拆迁安置相结合。
  
  陈文静表示,当前“以旧换新”的配套政策更多是给予旧房业主支持,而当旧房进入二手房市场后,需要有新的购房者购入,“以旧换新”的链条才能更畅通,因此未来政策还可以针对旧房的购买者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例如对购买“以旧换新”旧房的购房者给予购房补贴、中介费优惠等。另外,扩大地方国企收旧换新的力度和范围,也有望进一步打通“以旧换新”链条,更好发挥“以旧换新”政策对于市场的带动效果。(本报记者 张芗逸)
  
  
[工业] 能源转型向绿而兴
[农业] 弘扬井冈山精神 推动乡村全面振
[旅游] 多项措施提升游客体验——三亚发
[农业] 破解乡村旅游成长烦恼
[旅游] 自驾、赏秋、文化游成出行热门选
[旅游] 中国文旅产业催生新需求
[工业] 百年工业遗产 城市复兴新地标
[旅游] 中秋短途度假受欢迎
绿意足 生态美 产业兴
绿水青山幸福长
在世界屋脊守护高原生态
绿水青山 气象添彩
持之以恒守护绿水青山
用活废弃物 产业绿生金
浙江省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
一栋50年楼龄的危楼 何以成为
将生活垃圾中的废弃油脂利用起来
消费者如何参与以旧换新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秦岭腹地小城新探索:四微模式赋能乡村
重庆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
推进节能降碳 建设美丽山西
新时代枫桥经验 解锁百姓幸福密码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