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频

 
河不再像条河,河道“惨不忍睹”
加入时间:2018-10-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张洋 冯学知 慎志远
 

一条留言引发的调查:修复河床何以变成大肆采砂

——关于河南鲁山县沙河、荡泽河清障疏浚工程的调查

 ** **

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群众留言。资料图片

  3月29日,有群众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留言:马楼乡高岸头村有十几家砂石厂在沙河内疯狂开采销售。8月27日,有群众反映,在荡泽河观音寺乡孤山村段,大量砂石在河道中间堆积,阻拦正常泄洪,危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详细]
  
  鲁山县群众反映的情况也是中央环保“回头看”督察组发现的问题,督察组向当地交办一批案件,其中就有非法采砂、损坏河道、破坏生态等内容。9月下旬,记者赴鲁山县采访,发现沙河、荡泽河满目疮痍,河道治理依然存在严重问题。
  
  河不再像条河,河道“惨不忍睹”
  
  沙河自西向东,横贯鲁山县,上游有昭平台水库,下游有白龟山水库,两水库之间的近26公里河段,2007年12月被河南省政府划定为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当地还有一条荡泽河,自北向南流入昭平台水库。
  
  沙河之所以称为沙河,就是因为河道的沙量大、沙质好。沙子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要物质,据当地群众反映,以前沙河的水很深、河面很宽。
  
  可是,9月26日傍晚时分,记者抵达鲁山县,行至沙河让河乡黑石头村段附近时,前方出现一股水流,1米宽,水很浅。驱车跨过水流,手机导航显示已从沙河北岸来到南岸。
  
  沿着沙河、荡泽河行走,一路上要么是略有流动的浅溪,要么是被砂石包围的死水,浑浊不堪,漂着污渍,大部分河床已是干涸的砂石堆,高低不平,宽窄不一,全然不知河道走向。鲁山县县长李会良坦言:“现在的河道真是惨不忍睹。”随记者前往的环保专家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差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令人难以想象。”
  
  河不再像条河,当地干部群众把矛头指向了非法采砂。根据《河南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禁采区。可是近20年来,一直有人大肆采砂,牟取暴利,导致河槽面目全非,并且对防洪、通航、河势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从事采砂的王姓老板说:“采砂导致河道拥堵,从昭平台水库放水,两天也到不了白龟山水库。”鲁山县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禹国印说:“采了好多年,河道损毁,连5年一遇的洪水都防不了。”
  
  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沙颍河勘测设计院参与鲁山县沙河、荡泽河清障疏浚工程的专家审查并指出:“采砂致使河岸裸露,植被破坏,众多生物失去栖息环境和产卵环境,河段鱼虾基本绝迹,鸟类减少,目前河流基本功能衰退,湿地萎缩,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没有环评,清障工程变为砂石买卖
  
  针对上述问题,去年9月27日、11月30日,鲁山县先后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鲁山县沙河、荡泽河2017—2018年度河道清障疏浚工程实施方案》。
  
  清障疏浚的中心任务是修复河床,计划今年5月底前完成。可无论走到哪里,记者看到的依旧是坑坑洼洼的河床,工程根本达不到竣工要求。有线索反映,清障疏浚是环保工程,但当地没有进行环评,反而把心思放在卖沙赚钱上。
  
  9月26日18时许,记者在沙河第二清障区某加工点采访,遇到政府工作人员,不一会儿,河务局局长黄铁成赶到现场,当晚几位县领导出面和记者交流。对于“没有环评”的说法,李会良确认:“一是这方面意识不强,二是这样的工程每年都在做,也没有环评,就是把河底的东西清出来拉走,我们感觉不会有影响。”
  
  鲁山县环保局进一步佐证。环保局生态股的一项日常工作是监管全县自然生态保护工作,股长李永军表示:“前期没有收到组织开展环评的任务。曾参与沙河检查,之后没下文也没反馈。”环保局监察大队大队长李永军(同名)表示,只是在今年3、4月才介入对工程加工点的检查。
  
  一方面是对生态环保的不重视,另一方面是把经济利益放在重要位置。9月26日黄铁成初见记者时说:“清障疏浚工程允许采砂加工销售,旨在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李会良、禹国印也表示,鲁山县是贫困县,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出让砂石,再收缴中标公司的生产税费,可以缓解财政压力。据随行环保专家介绍,根据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河湖整治项目,对于是否允许清障疏浚,必须首先编制环评报告,评估是否可行。沙河在2007年就被列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不经环评就允许采砂加工销售,显然不合规定。
  
  在去年河务局向县政府常务会议作汇报的材料上,还有一段关于工程财政效益的表述:“由于近年来砂石资源日益匮乏,况且建筑市场的需求量增大,砂石成品价格逐步增长,砂石资源也成为我县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以招拍挂的形式对河道清障疏浚工程进行公开出让,为我县财政税收增收2000余万元。”
  
  据了解,本次清障疏浚河道总长43.24千米,总疏浚量347万立方米,经资产评估,出让总价值为2306万元。今年2月5日经拍卖,7家公司中标,并根据当地政府要求,按照拍卖标的50%缴纳履约保证金。
  
  一个环保工程,当地政府考虑的是补贴财政,中标公司想的是借机生财。据了解,今年砂石市场紧俏,砂石价格由每立方米三四十元上涨至近百元,中标公司普遍认为,清障疏浚是赚钱好机会。王姓、章姓加工点负责人透露,已来鲁山经营采砂多年,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仅没赚钱反而负债累累。“好不容易等到这次,给我几个月,就能回本翻身。”
  
  工程被叫停,诸多迹象表明仍有人偷偷采砂
  
  据环保专家介绍,在很多地方,修复河床的主要做法是“高切低留”,抹平高处,填平低处,让整个河床更加平整。但是,记者在鲁山县看到,沙河、荡泽河依然是坑坑洼洼,并且到处是连片的砂石堆。
  
  据介绍,大多数加工点是在2月16日春节后开始施工的,4月2日被叫停。黄铁成介绍,虽然工程叫停了,大多数加工点实际施工时间只有40天左右,但中标公司已有纳税,数额达四五百万元。
  
  对于叫停工程,黄铁成的解释是“环保不达标,按上级要求整改”。此前,当地制定了砂石临时堆放管理意见和暂行规范,对临时堆放的申请、环保配套设施提出要求,但没有一家中标公司提交申请,也根本不顾及环保要求,堆放高度远超规定的4米,堆放处没有隔离防护,沉淀池也不达标,一些堆放点离农户太近,甚至不足50米,还占用林地耕地。
  
  以清障之名行采砂之实,何以至此,如何纠偏?记者试图采访当地相关部门,多位负责人再三拖延回避。记者想方设法,留心观察有坑洼、有砂石散落的乡村小路,顺着这些路,总是有发现:工程暂停了,但仍有偷摸采砂销售的迹象。
  
  9月27日中午,鲁山县马楼乡虎营村的几位村民对记者表示:“每晚都有大车从家门口经过,尤其是两点以后。挖挖卖卖,前天还挖呢。”顺着指引,记者来到沙河第三清障区某加工点,砂石料堆积如山,货车、挖机停靠在附近林地里。河滩草地里含沙量丰富,也刚刚被挖掘,地上还有新车痕。
  
  当天下午,荡泽河第四清障区两个紧挨着的加工点,其中一个加工点的碎石机下方正在滴水,机器里还有潮湿泥沙残留,负责人竟然说,“机器里加水能减缓设备生锈。”在另一个加工点,巨大沙堆上明显有一层湿漉漉的沙子,踩上去很松软。问及这是不是刚采的沙子,一个人回答“这两天刚下雨”,记者查证,最近两三天此地并未下雨。
  
  记者在鲁山县的首站是昭平台水库。从石庙沟村的一条乡间小道走进去,恰闻采砂船正在轰鸣作业。循声而去,虽遇到几处人为设置的障碍,但已被破坏,不影响砂石运输。行至水库岸边,有个废弃加工点,堆满了沙堆。看见几个工人正从附近的山坡翻越而来,记者沿路再翻回去,采砂船被逮个正着。
  
  监管不规范不透明,群众盼望河道修复早日见到实效
  
  清障疏浚,严格监管是关键,唯有处处依法、从严,才能确保工程不偏轨,治理有实效,否则既有损政府公信力,也有损治理整改效果。记者注意到,鲁山县在工程筹备前期不环评,如今整改又不规范、不透明。
  
  平顶山晚报曾刊登清障疏浚工程的拍卖公告,明确拍卖时间是1月24日。后来,实际拍卖时间为2月5日。对此,黄铁成说:“是为了等等看清障疏浚工程与沙河综合治理规划有无冲突。”而王姓加工点负责人说:“1月23日晚上我们收到短信,说是延迟了。事后打听,说是为了等一家公司补办手续,也要参与进来。”
  
  群众质疑的还有河务监管执法不力、不规范。“采砂动静大,是很难隐藏的,为什么还有‘偷偷’采砂的没被查处?”“是不是有关系或者胆子大就可以?”
  
  4月2日,河务局叫停清障疏浚工程,并要求中标公司缴纳整改保证金,“可为什么又不开具收据”。黄铁成承认,缴纳保证金是口头通知,事后尽管有企业索要收据和证明,均未提供,认为“有银行票据就行了”。
  
  8月,加工点又对外销售砂石。到了9月,河务局再次叫停一切采砂加工销售活动。下一步,清障疏浚工程还干不干?怎么干?河床修复该如何推进?对于这些问题,当地有关领导语焉不详。
  
  清障工程走走停停,当地政策忽左忽右,随意性很大,中标公司及当地群众大多表露出对河道修复缺乏信心。水清河畅是群众的期盼,保护绿水青山容不得怠慢。鲁山县沙河、荡泽河的整改治理迫在眉睫。本报对此将继续关注。

 **

沙河河道被砂石运输路截断。河道内有很多砂石堆。本报记者 张洋/摄

荡泽河某砂石加工点。本报记者 张洋/摄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09日20版) **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广西隆安: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
广东高州贡园古荔“老有所依”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
城市更新需下足绣花功夫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