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和美乡村 美美与共
——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扫描
加入时间:2024-10-07  来源:吉林日报  
 
  错落有致的农家村落,宽敞笔直的农村道路,四季丰收的蔬菜大棚,生意红火的农家乐……行走在广袤田间,这些“美丽元素”几乎成了我省新农村标配。村貌换新颜,产业大发展,农民笑开颜,一幅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吉林大地渐次铺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吉林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乡村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一环,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逐级递进、接续提高,示范引领村屯环境不断改善。全省累计打造“千村美丽”村3046个、“百村示范”村201个、创建“干净人家”70多万户,整洁型、宜居型、生态型示范村占比达到54%、32%、2.5%。
  
  脏乱差到洁净美
  
  乡村颜值“靓”起来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
  
  走进桦甸市桦郊乡小稗子沟村,房前屋后干净整齐,门前花草娇艳芬芳。说到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民丁玉喜告诉记者,脏水塘、冒烟道,柴火到处堆,垃圾随便倒的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屯内的花草树木一排一排的,绿意盎然相当好看,空气也新鲜了。”村民丁玉喜高兴地对记者说。
  
  农村环境治理,百姓是主体。为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稗子沟村每月进行一次村级“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使村民实现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观念转变。
  
  “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比,我们把坏习惯都给改掉了。乱扔东西都感觉不好意思,怕别人笑话,有垃圾都搁垃圾桶里,养成了良好习惯。”村民周占成说。
  
  走进舒兰市白旗镇岗子村整齐干净的农家小院,平坦笔直的村屯道路,道路两侧的绿树红花。村书记吴奇胜告诉记者,从开始整治环境以后,群众开展“门前三包”,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庭院内外卫生,形成人居环境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围。
  
  从“环境美”到“生态美”,从“生态美”到“人文美”。吉林市通过开展“干净人家”评比,营造“比学赶超、争当示范”的浓厚氛围,变村民“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同时,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民心工程,聚焦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等区域,重点推进清理高速沿线残垣断壁、柴草垛专项行动,通过拆违拆危、清脏清污、绿化美化等举措,打造“净、洁、绿、美”的人居环境。
  
  吉林市各村的美丽蜕变,仅是我省农村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为了加快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全省组织实施春季、夏秋、冬季村庄清洁行动“三大战役”,开展“三清一改一建”清洁行动,推动村容村貌由“清脏”向“治乱”转变、由“村庄”向“庭院”延伸、由“统一”向“特色”演进。全省村庄清洁行动行政村覆盖面达到100%,95%以上的行政村基本实现清洁干净目标。
  
  “将就用”变“讲究用”
  
  革了厕所的“命”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关系着农村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
  
  地面墙面贴瓷砖,头上吊顶装浴霸,热水器、洗手池、冲水便池一样不少。走进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村民杨贵的家中,厕所干净而整洁。
  
  “自从安了坐便后老方便了,而且还得劲,不用出外头,啥时候去都行,晚上如厕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村民杨大爷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院子里再闻不到厕所味儿了。
  
  污水横流、蚊蝇乱飞、臭气熏天……对于不少农民来说,散落在村落各个角落的旱厕,是他们儿时的记忆。“以前上厕所很痛苦,夏天蚊虫叮、冬天冻得要命,再加上那个臭味啊……粪便污水都直接排放到房前屋后的水沟里,不仅影响环境卫生,更易滋生蚊蝇。”杨大爷回忆起从前连连摇头。
  
  为解决这一难题,北锅盔村专门在不远处修建了一座污水处理站,村民们的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网,直接输送到污水站进行集中处理。谈起现在的变化,杨大爷感慨万千:“子女都在城里安了家,回来最不习惯的就是上厕所。自打改厕后,孩子回来也不别扭了。”
  
  为了让村民也像城里人一样拥有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我省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吉林省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旱厕建设标准》和《农村户用卫生旱厕建设技术规范》,制定了《扎实推进吉林省“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意见》,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供了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同时,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以水为先”的原则,遴选确定了适宜高寒干旱地区的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旱厕主推模式,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广管网式水冲厕所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农村旱厕“从有到优”的提升。今年,先建后补模式在全省全面推开。
  
  让群众如厕更“讲究”,2021—2023年,吉林累计改造卫生厕所31.05万户,开展管网式水厕试点23个,推动改厕后续运维管护设施设备试点31个。
  
  美乡村成“打卡地”
  
  文化赋能促振兴
  
  秋日阳光温暖明媚,记者走进延吉市小营镇五凤村,平整干净的柏油路两旁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环卫车辆正在进行清扫作业。村民孙秀杰告诉记者,这个广场几年前就是一个大水坑,随着国家投入帮扶资金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使这里的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新建的凉亭广场,丰富了我们群众的文化生活,到了晚上老的、少的都来跳舞、健身,可开心了。”孙秀杰说。
  
  近年来,当地通过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一边推进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等环境改善项目,一边发展旅游产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打造成旅游康养村后,一天能接待游客几百人,去年接待游客在1万人左右。”五凤村党支部书记公维家说。
  
  同样是绿树红花装点的村庄,和五凤村不同的是,延吉市朝阳川镇太兴村以红色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记者来到这里时,正巧赶上几个学校正在研学的学生。
  
  “听说太兴村有个红色小镇,到了之后,发现这里环境非常好,空气好、绿化好,红色展馆里和抗联有关的展品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来自延边大学理学院的大学生申正男对这里的红色旅游氛围赞不绝口。
  
  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太兴村在村内主题广场上,建造了一座以党旗和东北抗联军旗为造型的大型红色主题雕塑,广场西侧一面长约60米的绘画墙清晰展现了东北抗联时期发生在延边的重大历史事件。2018年,延吉市朝阳川镇启动了太兴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同时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
  
  “自红色小镇建成以来,累计接待各地旅游团队以及研学团队17万人。”太兴村驻村第一书记金景文自豪地对记者说。
  
  今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聚力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加快推进“干净人家”创建8000户以上,打造“百村示范”村30个以上、“千村美丽”村130个以上,以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强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速。
  
  如今,沃野平畴,屋舍俨然,开窗皆景,人们向往的乡村田园生活,在吉林乡野间随处可见。吉林将继续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共富共美。(本报记者 闫虹瑾)


[旅游] 北京文化游玩出精彩
[农业]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保障国家粮食
[林业] 保护湿地生态 共享自然之美
[旅游] 跟着团长打县城爆火:红色旅游也
[工业] 央企积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林业] 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
[农业] 体验村味生活 乐享乡村之美
[工业] 内蒙古通辽:建成40家绿色矿山
绿水青山间奏响丰收致富曲
青山有价 绿水含金
和美乡村 美美与共
绿水青山间奏响农业丰收曲
绿水青山相映美 金山银山幸福长
商务部等七部门:加强报废机动车
放大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应
严格规范废旧动力电池回收
废弃物肥料化利用 生态包袱变财
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 深入挖掘
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莫让敞开的井口成为城市安全的黑洞
助力美丽中国 共话绿色未来
用心用情打造更多老幼共托新场景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