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生态产品

 
宁夏擦亮枸杞产业金字招牌
加入时间:2024-10-09  来源:经济日报  
 

图为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农民在采摘枸杞。(资料图片)

  “说到枸杞,人们就会想到宁夏。谈起宁夏,人们就会提起枸杞。”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宁夏与枸杞的不解之缘。

  
  宁夏是枸杞的传统产区,枸杞产业被誉为宁夏的“金字招牌”。在枸杞的良种繁育、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品牌影响、标准体系建设、市场交易等方面,宁夏长期以来保持领先。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强化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是宁夏发展枸杞产业正在持续破解的课题。
  
  源头上保质量
  
  走进位于宁夏银川市的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一行行枸杞植株一望无际,一粒粒枸杞鲜果挂满枝头,展现出喜人的丰收景象。在庄园的展厅内,一件件枸杞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我们迎来了枸杞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态势。”宁夏枸杞协会会长、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告诉记者,相较以往,近些年枸杞品类的创新力度很大、品牌知名度很高,枸杞企业的投资力度也很大。
  
  作为“中国枸杞之乡”,宁夏近年来高度重视枸杞产业发展,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完善了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级领导包抓机制,明确由3名省级领导包抓现代枸杞产业,22个区直部门为成员单位,包抓机制办公室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并组建了6个工作组。当前,宁夏枸杞产业已形成“一核两带”发展格局,涉及5个市14个主产县(区),2023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90亿元。
  
  质量安全是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备受消费者关注。受气候等方面因素影响,枸杞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高发态势。整个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交替发生或同时发生,因此,病虫害监测防控对保障枸杞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早春,清园灭越冬病虫源;采果前期,压虫口基数;采果期,生物防控;秋果期,协调控制;越冬前,封园降基数……覆盖枸杞整个生育期的枸杞病虫害“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如今在宁夏全区应用推广,有效破解了保障枸杞质量安全的瓶颈。据介绍,宁夏农科院植保所枸杞病虫害防控创新团队加大科研力度,突破天敌自然控制、生物农药研发、减药增效、农药安全应用等关键防治技术瓶颈,有效保障枸杞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地生态安全。
  
  为全面提升枸杞全链条质量安全管控能力,宁夏还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组建测报队伍,布设1286个监测样点,实现网格化监测预报。每年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测报50余次,集中测报10次以上,发布10期以上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玺赞生态枸杞庄园位于宁夏中卫市中宁县,自有高品质枸杞原料基地达15000亩。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贵武介绍,企业心怀“种植生态好枸杞”的社会责任,每亩只种220棵枸杞树,确保通风效果和充足日照,采用国际先进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严格实施绿色防控植保措施,确保枸杞质量过硬,坚持以庄园化的模式、标准严格把控质量,让消费者放心。
  
  全过程严把关
  
  在宁夏中卫市一家酒店的自助餐厅,拌有枸杞鲜果的蔬菜沙拉很受欢迎,用枸杞鲜果代替樱桃草莓的几款小糕点也很受关注,吸引了不少食客拍照享用。
  
  宁夏突出道地产区优势,坚持果用、叶用、茎用并举,鲜果干果均开发了相关产品,茎、叶还可以用来做菜。不过,鲜枸杞不容易保存,常见的还是干枸杞,制干环节格外关键。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自新说,宁夏全面推广使用低温真空干燥、清洁能源热风烘干、冷冻干燥等生产工艺,缩短枸杞的制干时间,避免自然晾晒导致的霉变和腐烂。目前,宁夏95%的枸杞鲜果均使用现代化新型制干工艺技术制成干果。当地政府对开展统防统治、专业采摘、制干服务等新型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服务面积达5000亩以上的奖补10万元;对新建清洁能源制干设施且设施制干能力在20吨以上的专业化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次性奖补10万元。目前全区烘干能力达到9万吨,每年实际烘干枸杞约3.4万吨。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宁夏聚焦国家级、自治区级、市县级和企业等层级的检验检测机构,打造了枸杞四级检验检测体系。目前,拥有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3个,分别是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枸杞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枸杞检测重点实验室。
  
  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依托宁夏药品检验研究院,于2024年4月正式成立,枸杞产品质量标准覆盖率和参数覆盖率均大于99%,共完成枸杞相关的各类检验检测5000余批次,样品来源覆盖全面,涉及农贸市场、超市、医院、电商平台等重点环节。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农药残留、重金属、致病菌、食品添加剂等安全指标和多糖、可溶性固形物等理化指标,检验检测数据为枸杞产品质量监督和风险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副主任马玲介绍,在强化技术服务能力方面,他们主要围绕枸杞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服务企业,深化与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有限公司(stc)合作,为宁夏枸杞产品进入香港市场和国际市场提供技术服务。目前,该中心已与香港stc完成了第一批30个参数的实验室数据互认。
  
  发展中塑品牌
  
  宁夏枸杞产业现有“宁夏枸杞”“中宁枸杞”2个区域公用品牌、10余个知名企业品牌,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规上企业30家。截至2023年底,枸杞种植面积32.5万亩,鲜果产量32万吨,精深加工产品十大类120余种,销往58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建设既是提升枸杞质量安全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好办法。宁夏系统化、全方位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举办枸杞产业博览会、设立品牌运营中心等方式,着力从多个维度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鼓励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升枸杞企业和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郝向峰表示,通过实时直播、线上互动云享方式,精准画像、精准运营、精准服务,可帮助枸杞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为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据介绍,宁夏将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以加快构建体现宁夏枸杞道地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主线,精耕细作、精打细算、精准发力,力争到2030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
  
  “我们要为消费者呈现正宗的道地好枸杞。”高贵武说,他们将继续构建以枸杞为核心的优质道地特色产业生态圈,努力提升品牌实力,加强品牌建设,聚焦供应链能力、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工能力以及销售服务保障能力,打造现代健康产业集团。目前,该公司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品质化枸杞全产业链生产加工流程已成为宁夏枸杞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宁夏枸杞,贵在道地;中宁枸杞,道地珍品”。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已建成枸杞散货交易大厅、成品交易区、中宁枸杞官方直销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以及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去年以来,该中心持续提升交易服务环境,力促物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产业信息服务中心、产业融合中心、会展贸易中心、科技交流中心、品牌培育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等功能更加健全。
  
  宁夏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负责人李鹏说,他们将扎牢“入市必检”篱笆,严格准入制度,同时借助检验检测中心和银川海关技术中心中卫实验室的检测技术,加大抽检复检力度和频次,开展市场入市枸杞的抽样检验工作,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织牢织密质量防护网。(记者 杨开新)



[农业] 从一粒粮的旅程看大国粮仓根基稳
[旅游] 特色赏秋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农业]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工业] 国家标准如何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
[旅游]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
[农业] 智慧灌溉 吉林沃土再增产
[林业] 山西太原深化集体林改探路绿富同
[林业] 广东佛山以提升林长制运行效能推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光盘是另一种形式的丰收
自觉行动实现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我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新成效
以高质量发展托起群众的幸福梦
以生态修复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从老房子到好房子 托起稳稳的幸福
淮北以生态微治理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