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蓝天白云成为幸福不动产 |
徐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 |
加入时间:2024-10-10 来源:中国环境报
|
|
|
前不久,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的云龙湖迎来大批迁徙的鸟儿——一群黑翅长脚鹬。它们时而水边踱步,时而振翅盘旋,成为青山绿水间灵动的音符。
近年来,徐州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青山绿水间奋力书写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生态答卷”。
持续攻坚,改善生态“家底”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面对生态环境底子薄、基础差的现状,徐州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
徐州市在蓝天保卫战中,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通过健全污染过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完善豁免企业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区域协同监管等措施,有效降低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气天数,进一步提升了空气质量。同时,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起草了《徐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提出到2025年,实现徐州市区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不高于1.0%,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徐州人的幸福“不动产”。
碧水保卫战的成绩同样喜人。徐州持续推进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建设污水管网智慧化管理平台,对照本地区黑臭水体清单编制“一河一策”方案。2023年,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4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优ⅲ比例高达97.7%。
在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徐州通过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严格准入管理、稳慎决策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等措施,有效保障了土壤安全利用。数据显示,98个监测点位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风险管制值。
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徐州出台《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为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困局,发布《徐州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创新性地构建“1+7”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印发《徐州市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确保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创新机制,破解跨界治水难题
治水不易,跨界治水更难。微山湖位于山东、江苏交界处,与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共同组成南四湖。
每个季度,徐州市沛县丰乐村党支部书记孙冠男都会有一项议程:与来自山东省微山县的多名村镇干部会面,就微山湖治理开展联席工作会议。商议内容包括污染防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大家共谋对策、推动各项议程落细落实。
为共护“一江清水北送”,徐州启动实施了流域水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设置五级河湖长384名,推动河湖管护从“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
久久为功换来的是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的明显改善:2023年,14条通湖河流水质改善率100%、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3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今年4月,随着《南四湖流域(江苏区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实施,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南四湖流域内共计排定了43个重点工程项目,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工业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总投资约9.6亿元,构建起水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优化结构,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
天空湛蓝如洗,厂区绿树成荫,道路整洁干净,车间里先进且低能耗的设备在有序运转……初秋的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处处体现着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
2023年11月,徐钢集团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为了完成这场“绿色革命”,徐钢累计投入17亿元、改造工程500余项,对1310个运料运输排放源实施封闭、抑尘、收尘改造;刚出炉的铁水从暗沟流入铁水包中,实现“出铁不见铁”;烧结烟气多级深度净化系统使烧结环节彻底摘掉“污染物排放大户”的帽子。
“在徐钢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我们全程靠前服务,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驻场专项帮扶,并帮助企业获得了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补助。”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徐州的步履不停。今年,全球首台矿用混动挖掘机从徐工挖掘机械智能制造基地正式下线,通过采用先进的热管理余热回收利用减少能耗,整机能耗可至少降低15%。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未来,徐州将继续打好绿色牌,念响生态经,实现“生态绿”与“发展红”双赢,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奔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刘浩 吴云 程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