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汇集全球智慧 引领农业科技未来 |
加入时间:2024-10-15 来源:农民日报
|
|
|
创新农业,共享未来。10月10日—12日,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在北京平谷举行。聚焦“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主题,大会汇聚来自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名国际组织负责人、驻华使节、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等,共享农业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共研农业科技领域的前沿挑战,共商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和未来农业食物系统转型的方向。大会举办期间共促成了17项合作项目签约,形成了2024《平谷共识》。
本次大会设有全体会议、多场专题会议和平行会议以及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自2023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wafi已迅速成长为全球大型农业盛会之一,构筑了全球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桥梁纽带,促进了产学研用深度有机融合,并为解决农业领域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智慧和力量。
粮食系统转型是大势所趋
当前,全球食物供给正面临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农业科技创新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食物供给转型升级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极端天气、气候变化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此外,我要强调的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全球经济下滑、就业率下降,导致部分国家民众无力承担粮食费用。根据联合国多个组织联合发布的《2024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816亿人口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副总干事贝丝·贝克多说。
wafi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樊胜根认为,受气候变化、全球疫情持续影响,自然资源退化、贸易摩擦和地区冲突等多重风险威胁,当前全球农业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全球食物安全与营养状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全球新冠疫情后国际国内发展窗口期,迫切需要农食系统向着更具生产力、更加可持续、更加营养、更具韧性以及更有包容性的方向转型发展。
在不少专家看来,对替代蛋白质的探索正成为农食系统转型的方向之一。前联合国秘书长食物安全特使、2019年世界粮食奖得主大卫·纳巴罗表示,牲畜是导致全球温度上升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也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农食系统的转型不仅要努力减少牲畜生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必须全面考虑和兼顾依赖动物生存的数百万家庭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探寻蛋白质新资源显得尤为迫切。“我注意到,中国已在这一领域迈出步伐,特别是在植物基蛋白、细胞培养肉、发酵蛋白等替代蛋白前沿科技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他说。
此外,推广可持续的农业技术和食品加工方式也为粮食系统转型提供了路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团队在非洲实施的“小豆子大营养”项目,通过推广玉米大豆套种技术,不仅提升了土壤肥力,还丰富了当地民众的营养结构。他们与当地农户紧密合作,传授豆浆、豆饼等大豆副产品的制作技术。在项目的推动下,坦桑尼亚农民开始大量种植大豆,并将其加工成豆浆等营养丰富的食品,有效改善了当地民众的营养状况,并引导小农户从简单的家庭作坊向规模化食品加工发展转型。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议题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干旱与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层出不穷。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一个逐步的、长远的过程,尽管呈现出地域性差异,但总体弊大于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介绍,若全球保持当前的增温速率,2030年至2052年间,升温幅度将达到1.5℃。若不考虑适应措施,这种气候变化可能会对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造成冲击,导致小麦单产减少0.2%—6.3%,玉米减产0.1%—7.5%,水稻减产0.1%—9.3%。
运用人工智能、网络遥感、云计算等先进科技预测、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选育更具适应性和韧性的作物品种,成为农业科技领域的关键议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小农户实现农作物基因改良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该中心农业系统/气候变化高级科学家泰克·巴哈杜尔·萨普科塔介绍,“我们已经推出了对干旱、炎热、洪水、病虫害等灾害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同时,也在不断研发气候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1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推广种植,玉米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4600万人口因此获益。”
极端天气对农业的打击是瞬时且重大的,先进的气候预测与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帮助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美国环保协会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副主任孙芳表示,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卫星监测以及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气候变化进行实时预测,将使农户能够迅速做出响应,从而有效减轻极端气候所引发的损失。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介绍,这是时隔40年国家再次启动农业气候资源的普查与区划工作。本次普查工作将针对不同作物品种及地区,调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汇集这些信息后,提供给种植管理与农业规划部门。这将助力相关部门以更为高效且成本节约的方式,科学规划未来的农业生产布局与发展路径。
农食系统不仅需要被动应对气候变化,更是缓解气候变化的关键。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首席行政官伊斯玛罕·埃洛阿菲表示,温室气体和碳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而农食系统能够帮助温室气体减排和碳捕获封存,应利用好这一优势。为此该组织实施了近零碳排放智慧农村项目、低碳养殖的试点项目等,为全球低碳发展、气候变化缓解贡献了农业力量。
通力合作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的未来发展不仅关乎粮食安全与民生福祉,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球发展与繁荣的关键。应对人口增长、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等全球性问题给农业带来的挑战,各国各界需开展深度合作。
“从田间到餐桌,涉及到的科技门类太多了,我们要从产业链角度看农业。以小麦种植为例,优质种子、高效投入品固然重要,但现代化耕种模式的应用和后续发酵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的融入,同样是制造高品质农产品的关键。”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阁说,“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交叉,加强产学研在产业链上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平谷区的农业中关村是产学研融合的典型案例。在政府牵头,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以及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正大集团、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拜耳集团等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平谷区建成了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京瓦科技示范园、智慧蔬菜工厂等智慧农业新场景,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在各国元首的共同推动下,中非合作不断升级,惠及越来越多的人口。非洲农业绿色革命联盟亚洲代表处负责人程诚介绍,联盟与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非洲第一所大疆无人机学院,将于明年落地,以支持非洲发展精准农业和数字农业。今年9月,非洲农业机械化联盟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正式挂牌成立,将助力非洲全面系统地引入中国的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服务、市场体系等。
国际马铃薯中心总干事西蒙·埃克表示,中心关注生物多样性指标,但目前马铃薯主要生产国基因库之间的联系相对缺失,他希望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利用丰富的基因资源,建立起联合的全球基因库。
“所有的重要全球性挑战只有通过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才能解决。”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驻华代表赵兵表示,回首过去,wfp与各国紧密协作,在气候预警、生态系统修复、提升小农户生产韧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展望未来,wfp也愿继续携手世界消除饥饿,不让任何人掉队。希望各国以wafi为契机,整合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和实际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系统转型,帮助世界各地的小农户获得更好的生计。(记者赵洁 董家琛 张震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