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农业

 
玉米产量增加20% 梨树模式夯实东北粮仓
加入时间:2024-10-23  来源:央视财经  
 

 

  最近,吉林省公主岭市470万亩粮食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种粮大户王成家的玉米今年长势良好,估算亩产能达1800斤。
  
  这两年,王成把自家的收割机进行了升级换代。以前收割机只能收玉米棒,升级后,这款收割机能自动将玉米棒脱粒,剩下的玉米芯在机器里直接粉碎,跟随秸秆还田。
  
  玉米棒直接脱粒不仅提高了效率,每公顷还能节约500元到600元的人工成本。
  
  吉林是玉米种植大省。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梨树县被誉为“东北粮仓”。最近,这里的300多万亩玉米也进入了收获期。田间作业的收割机能够把玉米的外皮直接剥掉,并跟秸秆一起粉碎还田。
  
  合作社负责人宫雪告诉记者,收割机的后面就是还田机,现在他们采取了高留茬的“梨树模式”进行秸秆还田,防止大风刮走秸秆。
  
  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十分珍贵。过去,农民种一季玉米,地要反复整、压4次,这种种植方法对地力消耗很大,导致黑土层逐渐变薄、有机质下降。为保护好黑土地,当地研究出“秸秆覆盖、机械种植、轮替休耕、规模经营”的保护性耕作——被称为“梨树模式”。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青魁:增加有机质,能省20%化肥。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强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宫雪:我们合作社用梨树模式这种方式种植已经6年,现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了,现在在地里随便用手一抠就能看见蚯蚓。通过秸秆还田,培肥了地力,配合合理密植,现在的垧产比五年前要增加2000斤。
  
  同样的土地,不同的模式,玉米产量比从前增加了20%,宫雪打心眼里高兴。多年来梨树县示范推广面积由2007年的200多亩,发展到今年的330万亩,玉米产量常年稳定在40亿斤以上。
  
  从2021年开始,吉林省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今年吉林省将地力提升投入资金占比由原来的5%提高到20%以上,一共有1098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发挥增产作用。
  
  

[农业] 让更多西藏特色产品走出高原
[林业] 四川南充全力打造天府森林四库丘
[林业] 湖北竹溪:林长制+开辟绿色发展
[旅游] 北京携手内蒙古 让好风景变好丰
[农业] 技术创新驱动 中国农机迈向智能
[旅游] 风物旅行或成入境游新支点
[工业] 共筑产业合作新生态 赋能汽车产
[工业] 我国低碳冶金技术迈入世界第一方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免密支付莫跟消费者玩捉迷藏
田间秸秆成山 电厂为何还喊饿
公文岂能东拼西凑
光明时评: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
看旧品新话老街
奋进十五五 共同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城市更新 老钢都也能很宜居
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不能单村独斗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