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
加入时间:2024-10-25  来源:光明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因地制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根本观点,蕴含着一以贯之的战略清醒,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破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马上办、抓紧干,但不能盲目干。要辩证看待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不能把传统产业都看成落后产业,不能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看成是放弃传统产业,要看到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经过科技赋能、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也能焕发新的生机。要辩证看待立和破的关系,不能在新产业、新模式并未确立、新动能尚未形成之前,操之过急地破除旧产业、旧模式、旧动能。要辩证看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要发挥好比较优势。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一种模式地同质化、重复化发展,要立足实际,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不同区域重大战略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考量,既“从全局谋划一域”又“以一域服务全局”,扬自身所长、锻自身长板,找准错位发展的方向,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推动政策资源向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要放眼国际竞争新态势,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全球创新成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要做好创新大文章。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要着力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要健全体制机制。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形成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健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抓好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和落后低效产能出清,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作者: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
  
  
[旅游] “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跨越千
[旅游] 雁门关下文旅兴 长城古隘焕新机
[工业] 云南昆明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
[农业] 让乡村既能寄托乡愁 也能承载梦
[旅游]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旅游] 走进服贸会:科技带来文旅新体验
[工业] 企业清洁生产为替代修复提供新思
[农业] 十四五以来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
安徽旌德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
美丽陕西:绿水青山里藏着幸福密
远山新绿 白沙雨林的两山答卷
忘不了的乡愁 如何成乡村振兴流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如何处理大
旧家具扔比买难 不妨从垃圾清运
新华视点:遏制农村高额彩礼 该
推进以旧换新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
循环校服应如何推而广之
以治理创新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花园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
《十堰市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美丽乡村建设要从房前屋后做起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