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科技

 
科学看待秸秆处置方法
加入时间:2024-11-18  来源:经济日报  
 
  眼下,随着秋收结束、稻谷归仓,田间剩余的秸秆处理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一些地区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划区限焚烧”的探索也备受瞩目。秸秆究竟是烧还是禁,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农作物秸秆富含氮磷钾及有机硫等元素,不完全燃烧会释放一系列污染物,对环境和空气质量构成威胁。加之潜在的火灾风险,自2008年起,我国推行秸秆禁烧政策,力促秸秆还田或综合再利用。截至目前,该政策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改善明显,秸秆的综合利用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同时,农户们的实际困扰不容忽视。秸秆还田技术尚存短板,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的残留等问题给农作物产量带来了隐患。由于秸秆分解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事活动的正常进行。秸秆离田也面临市场波动大、成本高昂等难题,给农民增添了额外负担。
  
  面对这一问题,应秉持科学态度,兼顾粮食安全与农民利益,在大气环境治理与农业生产之间寻求平衡。既要保护土壤健康,又要防治病虫害,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努力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秸秆还田作为培肥土壤、提升地力的有效途径,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亟待提升。应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攻克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适应不同区域的还田技术模式与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示范推广,把秸秆科学、高质量地还到田里,将“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
  
  积极拓展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发展循环农业,实现秸秆价值的最大化。各地应制定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引导和扶持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企业发展牛羊养殖、蘑菇种植、秸秆能源等产业,探索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食用菌基料化、工业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新模式,打造秸秆收集、储存、运输、加工、利用等全产业链,推动秸秆商品化和资源化,促进秸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当然,秸秆并非绝对不可烧,而是应在科学管理与技术支持下,因地制宜在限定区域与时间进行焚烧,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比如,在病虫害严重、轮作衔接紧张或焚烧危害性较小的地区,可考虑设置合理的限烧许可。一些区域可以探索逐步放开,允许在特定时间段内、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情况下,指导农民科学焚烧秸秆,既减轻农民处理秸秆的压力,又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适当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处置不是一时一地的农事,更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妥善化解秸秆处置问题,需要坚持“低茬收割是基础、综合利用是关键、禁止焚烧是常态、少量焚烧是例外”的原则,确保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守护好蓝天白云,全力推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携手并进。(蒋波)
  
  
[林业] 造林承包合同岂能成废纸一张
[林业] 森林法官多跑一公里守护绿水青山
[工业] 大范围寒潮来袭供暖保障如何
[工业] 车企亟待驶出极端营销怪圈
[农业] 清洁能源取暖 中国农民的新选择
[工业] 黑龙江将工业固废与工业噪声全面
[农业] 提升农村公路质量 还有哪些新举
[旅游] 一票游多日 助力深度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手机套餐不应升易降难
多地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单次或套餐 你会怎么选
免密支付莫跟消费者玩捉迷藏
田间秸秆成山 电厂为何还喊饿
养老护理人才供给如何更好满足需求
特色产业绘就百姓增收实景图 激活乡村
看旧品新话老街
奋进十五五 共同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城市更新 老钢都也能很宜居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