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科技

 
攻坚硬骨头 科技如何打头阵
加入时间:2024-11-22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黄河“几字弯”地跨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5省份,分布着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和腾格里沙漠,以及阴山、太行山、吕梁山、贺兰山、六盘山等山系和乌梁素海等湿地湖泊,是影响京津和东部地区的沙尘暴的重要沙源区和路径区,是黄河中下游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作为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河套灌区平原盐渍化治理是攻坚战的主战场和“硬骨头”。该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达到2100—2300毫米,加上地势低洼,地形平缓,排水不畅,土壤盐渍化严重,成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严重制约当地农林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严控灌溉用水定额和灌水次数,生态用水紧缺,三北工程区植被修复、生态屏障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针对这一情况,“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示范区科技高地”项目组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幸良的带领下,开展深入调研考察,制定科技攻关方案。项目专家组认为,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是将生态工程与民生工程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最好的林种和模式之一,是实现治盐与治贫相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突破口。特别是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对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对此,他们决定瞄准经济林与林下经济高效复合经营技术,创新攻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近年来,以梨和鸡心果为代表的盐碱地经济林在河套灌盐碱地治理区发展较快。利用河套灌区丰富的光热和盐碱逆境条件生产的梨和鸡心果,味道好、品质佳,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然而,经济林挂果之前的幼树期(一般3—5年甚至更长)是生产的空窗期。幼树期的经济林只有源源不断的资金、物质和劳力投入,很少有经济回报。对于经营者来说,这个空窗期不仅意味着经营风险,而且经济压力巨大。
  
  “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示范区科技高地”项目组决定选择梨、鸡心果等经济林开展高效复合技术经营,在经济林下复合套种优选酸枣、乌拉尔甘草、板蓝根等当年就有收益的高价值药用植物,研发优选技术模式。在贫瘠的盐碱地上种植适生的中药材,不但能够解决经济林果园空窗期没有经济收益的问题,还能利用中药材富含次生代谢物的特性,改良土壤并防治病虫害,一举多得。
  
  项目组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孙志蓉教授牵头在河套灌区开展了盐碱地适生中药材种质收集与评估,编撰了适生中药材名录。针对中药材幼苗期盐碱胁迫影响生长发育的问题,研发了林下双层滴灌带起垄和错峰给水技术。该技术通过平地起垄,在作为垄底的地面铺设硬质滴灌带作为下层滴灌带,然后在滴灌带上做土垄,垄面铺设软质滴灌带,作为上层滴灌带。在返盐期,先启动上层滴灌带给水,保持垄内土层湿润和淡化,一段时间后,关闭上层启用下层滴灌带继续给水,保持地面以下土层淡化。该技术巧妙利用不同土层的滴灌错峰给水方式,用最少的水量,为根系争取最大的淡水化空间,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和淡水的利用率,有效解决了幼苗根系盐害问题。
  
  项目组成员联合蒙草集团等企业在五原县开展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治盐试验。采取了暗管排盐、行间生草、光伏板下灌草复合种植等多种举措,不仅增加了土地收入,而且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升地力水平。
  
  科技高地辐射带动了河套地区生态经济与林下经济治盐、增收成效。位于盐碱地核心地带的巴彦淖尔市,制定印发《关于促进全市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林草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文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建设,发展早熟梨、红香酥梨、香水梨、锦丰梨、苹果梨多个梨品种,塞外红、金红、鸡心果、酸枣、甘草、黄芪等生态经济作物,加快林草沙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进程。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市梨果类面积147159亩、产量121421吨,梨果类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59个,全市林下经济面积达19.07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18.915万亩。
  
  陈幸良说:“科技高地的任务就是要体现出科技含量,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让盐碱地区的群众致富、受益。盐碱地经济林下种植中药材复合经营技术模式既能缓解果园挂果前的投入压力,又能改良土壤,还能促进果树生长,防病防虫,是非常好的模式,要深入研究,不断完善。通过‘盐贫双治’,为黄河‘几字弯’河套灌区‘三北’工程攻坚战闯出一条新路。”(本报记者温雅莉 本报通讯员武海雯 罗志斌)

  
  

[工业] 智能制造让工厂拥有大脑
[旅游] 以红叶之名带红特色文旅
[农业] 特色文化+打开发展新空间
[旅游] 当旅游穿上跨界的外衣 我们究竟
[农业]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贡献
[旅游] 旅游市场开启双11年度促销盛宴
[农业] 新疆富蕴县:阿勒泰羊产业升级助
[林业] 治沙又致富 闯出绿色路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补短板巩固垃圾分类成果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
部分城市机械车位长期闲置沦为摆
坑老陷阱花样百出 如何守好老人
四川多地蹚出秸秆五化利用新路子
武汉以设计赋能城市更新
着力打造美丽中国高原特色样板
漫步休闲街区 感受城市新变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文明之风 如何赋美乡土中国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