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节约

 
反浪费成为餐饮服务的常态功能
已有4.8亿美团用户选择“无需餐具”
加入时间:2024-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1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进一步建立全链条粮食节约、反食品浪费常态化机制。
  
  据了解,近年来各大餐饮服务企业与餐饮商家积极参与“反浪费”行动,通过常态化引导、升级产品功能等方式,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主流消费习惯。
  
  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美团平台上累计近168万餐饮商户提供了超过909万种“小份菜”,有超过4.8亿美团外卖消费者选择过“无需餐具”选项,累计减碳量超31万吨。
  
  《行动方案》提出,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加强按需适量点餐提醒,明确标示并合理配置菜品和主食规格数量,积极推广小份餐品,主动提示剩余食物打包。鼓励餐饮服务网络平台支持商户积极参与反食品浪费。
  
  据了解,美团通过系统页面改造,在原有点餐页面向消费者提示“适量点餐”的基础上,在“点餐”“提交订单”“完成订单”三个环节对消费者进行全流程提醒。为商户上线一键配置“提示海报”功能,鼓励商户在门店重要位置发布“简约适度文明点餐”主题海报,截至2024年5月,累计超过13万美团外卖商户使用了主题海报。
  
  美团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餐饮服务网络平台,美团高度重视反食品浪费工作,始终把防范外卖餐饮浪费摆在突出位置。提醒“适量点餐”、推进“小份菜”等环保功能与产品,是外卖平台在交易场景推动反食品浪费的重要措施。
  
  在推广小份餐品方面,美团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商家提供“小份菜”“小份饭”,鼓励“拼好饭”“一人食”等新模式,包括全聚德、大米先生、云海肴、老乡鸡、眉州东坡等餐饮品牌推出外卖“小份饭”,即主食(米饭、馒头等)提供的分量是常规分量的1/2-2/3,大约在150-200克。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美团平台上累计近168万餐饮商户提供了超过909万种“小份菜”。

美团外卖“点份小份菜”专区,倡导消费者“简约适度”点餐。

  《行动方案》提出,鼓励消费者在外卖订餐时选择“无需餐具”、消费后参与“光盘打卡”等,探索在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中完善反餐饮浪费有关内容。作为首个上线“无需餐具”选项的外卖平台,美团持续面向用户和商家宣导环保理念,7年间“无需餐具”产品已迭代10余次。
  
  为了引导用户更便捷、更准确地下“无需餐具”订单,美团外卖app新增分地址餐具设置功能,不同就餐地址可以根据餐具需求进行设置和修改,以便在家庭、办公区等常备餐具的就餐场景默认选择“无需餐具”。截至2024年10月,已有超过4.8亿美团外卖消费者选择过“无需餐具”的选项,累计减碳量超31万吨。
  
  此外,美团不断优化起送价规则、满减凑单优惠机制,在消费者点餐订单“满减凑单”页面不展示主食类餐品,并不断更新主食类餐品范围,避免主食浪费。2024年5月,美团还联合中饭协、食品工业协会发布《餐饮业减少食物浪费实施指南》团体标准,成为“反食品浪费领域的首个技术性规范性文件”。
  
  “减少食物浪费、促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各界一同长期努力。”美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食物浪费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议题,减少食物浪费需要面向多环节、多主体系统发力,整合多方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美团也将持续发挥平台示范引领作用,推出切实举措,全方位促进外卖行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林业] 江西:亿亩山林点翠成金
[林业] 浙江近五年累计造林188万亩
[林业] 广东以森林文化绘就生态文明新图
[旅游] 全球圈粉 南京入境游吸力十足
[工业] 中国制造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旅游] 广西积极推动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
[旅游] 四川持续拓展文旅融合路径
[旅游] 非遗+旅游:超越打卡的创新之道
甘肃山丹改出绿水青山新生机
森林可持续经营绘就两山转化重庆
内蒙古: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守护北
福建森林提质四大举措打造百姓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北京市属公园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
多地持续推进住房以旧换新工作
财米油盐:秸秆变黄金 空气变馒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旧衣回收为何变套路回收
民生为本 上海建设宜居城市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各地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从南京看到城市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千年古都如何更有国际范儿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