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示范创建

 
合力携手共塑大美生态兰州样本
加入时间:2024-12-25  来源:兰州日报  
 

  当仰望蓝天,是否留意到那些划过天际的灵动身影?漫步河畔,是否看到河中欢快嬉戏的小小精灵?它们遵循自然的脉动,以无畏的勇气跨越千山万水,往返于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漫长而艰难的旅程,克服种种挑战安全抵达兰州的候鸟,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爱护候鸟,不仅仅是对这些空中旅者生存权利的尊重,更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给候鸟铺设一条安全、温馨的迁徙之路,一处幸福的家园,在兰州,人们正以不同的方式携手努力,只为蓝天之下,每一只鸟儿都能自由飞翔,生生不息。
  
  生态改善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访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张立勋教授
  
  张立勋教授在天鹅滩了解大天鹅生活环境
  
  “大天鹅的监测已经连续进行了好多年,种群数量从2019年的3只发展到2024年的31只,呈现明显增加趋势,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稳定的越冬种群。”采访时,张立勋教授说。
  
  大天鹅不仅具有生物学特性,同时还具有人文属性,作为“纯洁、忠诚、高贵”的象征,大家对它的关注度很高。大天鹅之所以选择兰州越冬,充分说明这个区域有能够满足大天鹅正常越冬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环境。三河口区域水面比较开阔,底栖动物和底栖植物也比较丰富,加上当地主管部门和热心村民主动做好维护和补饲工作,把对大天鹅的人为干扰降到最低,并使大天鹅有了安全感。如今,随着大天鹅数量不断增加,三河口也成为兰州市的一个新地标。人们对这个物种非常关注,希望这个种群能持续存在、扩大。
  
  张立勋教授说,从2017年以来,兰州市开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调查,每年都有一些新的物种的记录和发现,其中,包括大天鹅、红胸秋沙鸭等水鸟。从近些年的监测情况来看,又增加了一些物种,这和兰州市的生态环境逐年变好有很大关系,也和监测调查的手段进步也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人们关注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两个主要要素:一个是生态环境,一个是生物多样性。这两个要素是评价一个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和效益的主要指标。张立勋教授说:“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土地利用类型的类群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森林和湿地的保护率都有了明显提升。人工林的恢复对兰州市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产生了主要影响,森林型的鸟类和动物种类明显增加,特别是以前兰州市有分布,后又消失的某些物种,现在又重新回来定居,这成为生态环境变好的有力依据。”
  
  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原来的繁殖鸟变成了全年都在兰州市分布的种类,比如白头鹎、灰头鸫、乌鸫等,现成为稳定的繁殖期、越冬期都存在的物种。这些现象都说明,生态环境变好才是增加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张立勋教授建议,兰州市今后还需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候鸟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通过湿地修复等措施,持续恢复黄河兰州段的生态系统,为候鸟提供更多、更好的栖息地。加强交流,引进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推动候鸟保护事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候鸟的监测和研究,深入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为制定更为精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此外,建立专门的候鸟栖息地保护地机构以及划定湿地保护区,将会对我市的湿地、候鸟保护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镜头定格记录候鸟绝美瞬间
  
  ——访摄影爱好者边忠建
  
  边忠建在河边拍摄
  
  小时候总是追问大人,成群的候鸟要去何方?长大后我才明白,它们自千山之外而来,只为寻觅一处水草丰茂的家园。
  
  在兰州,有这样一位摄影爱好者,守护在黄河边,用镜头定格着黄河兰州段候鸟的绝美瞬间,他就是边忠建。
  
  边忠建说,他喜欢拍摄野生动物,当看到黄河兰州段有许多漂亮的水鸟就想拍摄下来,并努力让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就这样,他从2017年开始,8年时间拍了几十种鸟。
  
  “我特别喜欢候鸟,每年冬季都要来河边拍摄。”边忠建说,有湿地、滩涂的地方,就会有候鸟栖息。他说:“黄河兰州段有好几处候鸟聚集的地方,比如中山铁桥、马滩、体育公园等等。”边忠建性格开朗且健谈。
  
  扛着相机,边忠建几乎走遍了兰州黄河边的每一个地方。他看到过成群的野鸭聚集河中,也看到数十只鸬鹚栖息于“在河之洲”。
  
  近年来,边忠建拍到的候鸟有几十种。“每年来兰的候鸟品种也不见得一样,数量也不一样。当遇到仅有一只的时候,可能是迁徙过程中迷路或落单的候鸟,我们称之为‘迷鸟’。”
  
  聊到水鸟,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我在拍鸟的时候,总会遇到热心的市民或好奇的小孩要看相片,然后问这是什么鸟,我都会耐心地一一解释。看得出来,虽然大家叫不上这些水上精灵的名字,但都非常喜欢它们。与此同时,我在拍摄鸟儿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包括它们喜欢吃什么,从哪儿来,或在哪个季节能看到它们等等。”
  
  “有人问我,照片和视频是不是为了挣钱?我说这和钱无关,纯粹是爱好。我的许多图片或视频都无偿分享给相关部门或学校,就是让更多的人喜欢它们,了解它们,保护它们,进而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更好。”
  
  “我还有个想法,就是把这些鸟儿的影像做成ppt,带到学校,给小朋友们普及候鸟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们知道,兰州有着多少好看的鸟儿,从小培养他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边忠建认真地说,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水鸟也多了起来,而且不像以前那样怕人了,这为他拍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如今,黄河的水质和两岸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除了‘旧友重逢’外,还会有更多的惊喜。”边忠建笑着说。
  
  心怀梦想用青春守护天鹅滩
  
  ——访达川镇志愿者达朝阳
  
  达朝阳默默陪伴天鹅
  
  兰州西北角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兰州三河口天鹅滩。
  
  冬季一大早,如果你在天鹅滩仔细观察,会看到一名戴着口罩、身穿厚衣的年轻人,他或手提满桶新鲜玉米守在河边,或在河边默默捡拾着垃圾,或主动上前提醒人们不要大声呼叫……他便是一直默默守护着这些远方来客的当地村民——天鹅滩的守护者达朝阳。
  
  达朝阳说,2019年年末,他发现天鹅光临三河口时,为了留住这些远方的客人,便主动承担起保护野天鹅责任,成为一名志愿者。几年来,从最早的5只天鹅到今年的31只,达朝阳几乎每天都要到河边投喂食物、拍照、劝阻无人机,引导人们文明观看……就这样,达朝阳已默默陪伴天鹅6个冬季。
  
  当初,刚到这片水域的天鹅非常胆小,远远看到有人靠近便迅速飞离。随着达朝阳长期定时投喂食物,慢慢地,这些天鹅们或许眼熟了,听惯了达朝阳的声音,也不害怕了,看到达朝阳来到河边,还会慢慢地围拢过来。
  
  达朝阳已成为天鹅们远方的“家人”。达朝阳说,看着这些天鹅在三河口安家落户,便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设置安全警示牌,在河边护栏悬挂宣传横幅……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天鹅滩,达朝阳还做起了义务宣传员,通过自媒体账号,发布天鹅日常生活的视频,还有三河口美丽的景致。联系导航标记公司,成功添加了“兰州三河口天鹅滩”标记点,如今,只要在导航软件上输入这8个字,便能准确到达。
  
  通过近些年的宣传,达川镇三河口的野天鹅已广为人知,吸引了市区乃至周边的临夏回族自治州、青海等地的游客赶来观赏。“今年还来了一些外国人,巴基斯坦人、俄罗斯人都专门到这来看大天鹅。”达朝阳说:“我生在这个地方,就是想着能让家乡越来越好,越来越美。现在白天鹅来了,为家乡增光添彩,我和村民们有义务保护好这群白天鹅。现在,每年冬季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当地的大枣、玉米等农产品也就有了销路,农家乐、冬季娱乐项目也开始办起来……我在想,要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网红景点,为兰州冬季旅游作些贡献。”达朝阳笑着说:“守护白天鹅的事,我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同达朝阳一道,加入保护天鹅的行动中来。他们和达朝阳一起,清理垃圾,传播环保知识,一起分享守护经验,共同呵护来之不易的生态家园。
  
  用心守护唯愿鸟儿快乐飞翔
  
  ——访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薛子钰
  
  薛子钰观察草原雕的伤病恢复情况
  
  在五泉山,有一处静谧而充满希望的院落,这里就是野生动物康复和休整的避风港——兰州野生动物管理救护中心。薛子钰,便是这片小小天地中的守护者之一,她用专业知识和无限爱心,为前来救助的野生动物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薛子钰研究生毕业,爱岗敬业,让伤病的野生动物恢复健康,回归自然,便是她的工作职责。薛子钰说:“之前有一只年幼的马麝被送到了救助站,当时,马麝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连站都站不起来。”回忆起小马麝刚被送来的情景,薛子钰记忆犹新。她和同事们迅速行动,先对马麝进行短暂的隔离治疗,以排除传染病的可能性。在随后的检查中,他们发现这只马麝除了晕车导致的不适,还有外伤和营养不良。于是,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给小马麝定时喂食羊奶粉、抗生素和糖盐水,悉心照顾。让他们心安的是,几天下来,小马麝逐渐恢复了体力,开始奔跑、跳跃。这只小马麝最终放归至兴隆山。
  
  除了马麝,薛子钰和她的团队还救助过许多其他野生动物,其中就包括一只草原雕。“这只草原雕是在今年5月份被当地群众发现后经派出所送来。当时草原雕的精神状态极差,奄奄一息,呼吸微弱。经过兽医主管的评估,判断是中毒所致。”薛子钰说,在明确病因后,薛子钰及时给它注射了药物,用针管注射糖盐水。经过几天的救治,草原雕的状态逐渐好转,为了让草原雕更快恢复,薛子钰还专门从市场买来新鲜的牛肉。薛子钰说,草原雕以野兔、鼠类为食,现在是冬季,放飞后捕猎困难,现在还在救护站喂养,打算来年开春后再放飞。
  
  在薛子钰看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理念。薛子钰说:“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治疗受伤的野生动物,而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而带动更多人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中来,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每一只被救助的鸟儿,都是我们向大众传递这一信息的使者。真心希望,在蓝天下,每只鸟儿都能健康、快乐地飞翔。”(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吕胜军 记者李廷琳 见习记者罗月)


  
  

[农业] 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
[旅游] 北京308万游客逛公园过大年
[农业] 2025年粮食单产提升如何推进
[旅游] 春节文旅热折射经济活力足
[旅游] 中国游客助力埃及旅游业发展
[工业] 新疆矿业改革提速 2024年出
[农业] 落实落细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任务
[工业] 钢铁厂区变景区
绿水青山 是这般实实在在
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安顺
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天津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
陕西合阳废弃矿山变身绿色聚宝盆
科技驱动手机循环再利用
以旧换新后 旧物都去哪了
降本增效再加力 流动中国显活力
杜绝浪费 春节氛围营造如何经济
小电驴以旧换新继续补 5部门联
老城街旧建筑蕴含的生活智慧
投资2.9万亿后 2025年城市更新
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日益完善
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四好农村路 是回乡路也是奔富路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