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江北区九治推进美丽重庆样板区建设 |
加入时间:2025-01-08 来源:中国环境app
|
|
|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江北区锚定“美丽重庆建设样板区”目标,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印发《美丽重庆建设2024年江北区重点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分解104项具体任务,深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七项重点任务,协同各镇街和区级相关部门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等生态环境智治体系,全力交出生态环境高分答卷。
江北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向守元向记者介绍,江北区深入开展消除城乡黑臭水体专项行动,实施全流域入河排污口精细化排查,“一口一策”推进77个次级河流入河排污口整治,长江嘉陵江154个入河排污口全部整治销号。加快实施城镇排水管网排查整治工作,编制“一口一策”“一点一策”整改方案,完成存量病害问题核查鉴定和工程治理近2000个,新建城市排水管网4.4公里,实施老旧排水管线更新改造20公里,积极推进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项目。大力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清淤疏浚等9大行动,完成五宝镇下场口生活污水收集治理,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座,率先剿灭农村黑臭水体14条13420平方米,清淤13492.4立方米。
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十五条措施”,协同实施低效失效治理设施排查整治、活性炭治理设施专项整治、交通源污染防治、生活源专项治理和扬尘污染防治五大专项行动。实施唐家沱污水厂、海尔公司废气深度治理,完成3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推进3座储油库油罐高效密封浮盘改造,17座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气回收治理,扎实推进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对辖区4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路检机动车尾气10014辆,抽检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151台,175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环保编码登记,评定137家涉气企业绩效等级。启动应急预警17次、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1次,抢回临界超标18天。2024年,江北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8天,比上年增加18天;pm2.5浓度30.7μg/m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
开展20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及7个地块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质控,加强43个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治理修复重庆中渝电镀有限公司原址场地及影响区土壤污染,安全处置污染土壤1.35万吨。深入开展重点区域耕地周边涉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排查10个行政村、62家企业,未发现超标情况。全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此外,江北区还成功创建“无废城市细胞”63个,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建立三级书记、四层应用、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回收利用废塑料9800吨,通过首批垃圾分类先锋区验收。编制《江北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推广使用新型智能建筑渣土车。推进渣土车辆监管系统应用,在建建筑工地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1809.68公顷,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管理。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8起,1个案件入选“重庆市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
依托长安汽车、赛力斯等5家整车企业,江北区还形成“设计研发—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分拨物流”汽车发展全产业链,全区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超20万辆,占重庆市产量超三成。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港城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5家企业入选全市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绿色贷款余额超1700亿元、稳居全市前三。引导公交、出租车企业优先使用新能源车,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车占比分别达到68.98%、64.71%。培育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示范项目3个,改造面积5万平方米,位居全市前列。(记者 余常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