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赋能为内蒙古防沙治沙插上腾飞的翅膀 |
加入时间:2025-01-09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
|
|
入冬,大地萧瑟,万物寂寥。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端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沙海中,人声鼎沸,马达轰鸣,呈现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蓝色的光伏阵列整齐地分布在沙漠边缘,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工人们在光伏发电板下面用压沙叉挖沙沟、铺草格、压流沙。另一边,压沙障机轰鸣着将草嵌入流沙中,用一个个“田”字格,给沙海锁边。
这是内蒙古能源集团160万千瓦保障性项目光伏+生态治理作业现场,计划完成4.5万亩土地的工程固沙任务。沙障铺设机、固沙机、自行式压沙机……这些现代化机械替代了传统的人挑肩扛、马拉手推。
“之前我们一直采用人工压草方格的方式,每人每天最多压一亩地。2024年以来,采用机械压沙方式,效率至少比人工压草翻了一倍。”现场施工人员赵建军说,如今治沙战场不再依靠“人海战术”。
而草方格的原材料,除了传统的稻草,他们还选用当地盛产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葵花秸秆和芦苇秸秆等进行工程固沙,达到就地取材、节本增效的良好效果。
机械化装备技术、植被建植技术、沙障建植技术等新装备、新材料,正广泛应用于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一线作业中,让一线造林人员有了事半功倍的可喜收获。
连日来,“绿色长城生态奇迹”——内蒙古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攻坚战主题展正在内蒙古展览馆展出,“磴口模式”处于展区的显著位置,当地的防沙治沙经验正在全区宣传推广。
在这里,观众们欣喜地看到,防沙治沙技术的新突破,为防沙治沙、缚住“黄龙”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
内蒙古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代防沙治沙新方法、新途径,推出“磴口模式”“库布其模式”和毛乌素沙地治理经验等成功案例,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国际典范。
“以前我们搞绿化,每亩林地要种100多棵杨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往往不足50%。采用新的造林技术,现在一亩种树45棵左右,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到85%以上,这样既省水省力,又高能高效。”谈及在这个年均降水量3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的地区多年的绿色发展之路,赤峰市敖汉旗林业局工作人员感慨万千。
这项造林技术叫做“两行一带”配置杨树旱作造林法,是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院长李显玉和他的团队苦心经营多年总结出的创新成果。采用这项技术,敖汉旗中北部地区推广应用25万亩,10年生杨树的蓄积量提高75%,且林草修复相得益彰。内蒙古使用这项技术造林超过60万亩。
这项造林技术源于低覆盖度治沙理论,与现行技术规程相比,低覆盖治沙技术能提高生物生产力8%-20%,带间植被和土壤修复速度加快2-5倍;与目前的造林规程相比,苗木用量减少50%-70%,造林用工量降低30%-50%,降低固沙造林成本40%-60%,每1万公顷固沙林合计节约成本2000万元。
2024年,15个防沙治沙重大示范工程项目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聚焦黄河“几字弯”、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河西走廊沙漠边缘三大防沙治沙区,重点开展沙漠地区光伏与治沙结合、沙漠综合治理、生态修复、草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管理与评估、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以科技力量破解“三北”工程建设遇到的现实难题,为全区荒漠化综合防治与绿色发展提供成熟技术和系统方案。
科技赋能,给内蒙古防沙治沙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提出,到2030年,全区森林草原质量明显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初见成效,“绿进沙退”形势持续好转,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双缩减”明显加快。
|
|
|
|
|
|
|